一场突如其来的“废止潮”正在席卷新能源圈。曾几何时,风电光伏项目遍地开花,装机规模屡创新高,仿佛只要搭上“新能源”这趟快车,就能一路畅行无阻。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美好。近期,多地相继发布废止公告,超过90GW的风光项目被叫停,这无疑给火热的新能源市场浇了一盆冷水。这究竟是发展的瓶颈,还是转型升级的必然阵痛?新能源项目开发为何一夜之间“变天”?
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
这波废止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政策风向突变,补贴依赖不再。 过去,新能源项目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补贴和保障性收购政策。然而,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政策的“指挥棒”开始转向。例如,《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明确提出,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这意味着新能源发电将告别过去的“温室”,全面参与市场竞争。部分项目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或者无法适应新的价格机制,自然难以继续推进。甚至有分析认为,取消强制配储政策短期内可能导致配储需求受到影响,部分低收益项目或将延后或取消规划。
消纳难题日益凸显,电网不堪重负。 随着风电光伏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电力系统的消纳能力面临严峻挑战。风电和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和调峰带来困难。部分地区出现了分布式光伏接网困难和电站午间被限电停发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上半年以来,分布式光伏接网难题已波及全国逾10个省区,超过400个县出现低压承载力红色区域。在这些“红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被叫停。电网输送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新能源电力快速增长的需求,也是制约并网的重要因素。
土地资源约束趋紧,开发空间受限。 风电和光伏项目通常占地面积较大,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新能源项目的土地利用合规性考核趋严,适合开发的土地日渐稀缺。大规模风光发展与用地空间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涉及林地、草地等不同地类的项目,用地认定和审批流程复杂,也可能导致项目延期或取消。一些项目因不符合新的土地政策而无法备案或推进,导致项目延期甚至被收回。
市场竞争白热化,内卷加剧利润承压。 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吸引了大量投资,盲目跟风扩张导致市场竞争白热化,行业内卷严重。以光伏行业为例,价格战激烈,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挤压了行业利润,部分企业甚至陷入亏损。在成本压力下,部分项目可能因为测算收益不理想而选择放弃。
“变天”背后的深层逻辑
这轮“变天”并非简单的行业波动,而是中国能源结构转型进入深水区的必然结果。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是中国新能源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
高质量发展成为新导向。 过去,新能源发展侧重于“量”的增长,通过补贴政策刺激装机规模。现在,政策更加强调“质”的提升,引导行业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废止不具备条件的低效项目,正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发展质量的体现。
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 136号文等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发电全面进入市场化阶段。这将促使新能源企业更加关注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通过提高竞争力来获取收益,而非依赖政策扶持。这有助于形成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市场环境。
系统思维下的能源协同。 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统筹考虑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等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强制配储政策的取消,也反映了对储能应用模式的重新思考,从简单的“为配而配”转向更加注重储能的实际价值和市场化应用。未来的新能源发展将更加注重与传统能源的协同互补,共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资源约束下的集约化利用。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倒逼新能源项目向更加集约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例如,鼓励利用屋顶、农业大棚、鱼塘等开发分布式光伏,以及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建设大型基地。同时,政策也在积极探索优化用地管理,提高审批效率。
前行之路: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面临挑战,但新能源发展的大方向并未改变。废止潮是优胜劣汰的市场信号,也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技术创新是核心驱动力。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创新将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提升光伏组件效率、降低度电成本、发展新型储能技术等,都将有助于提高项目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商业模式创新开拓新空间。 市场化改革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绿电交易、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模式的探索和应用,将为新能源项目带来新的收益来源和发展机会。
政策引导下的规范发展。 未来,政策将更加注重引导行业规范发展,避免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遏制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破除地方保护,将有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完善土地、并网等管理政策,提高审批效率,也将为新能源项目顺利落地提供保障。
退役处置亟待破局。 随着早期风电机组陆续进入退役期,废旧设备的回收和处理问题日益突出。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发展相关技术和产业,是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一环。
结语:凤凰涅槃,向新而行
逾90GW风光项目被废止,是新能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警示我们,新能源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理性规划、协同推进,更需要不断适应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这轮“变天”不是终结,而是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的信号。经历阵痛洗礼后,中国新能源产业有望实现凤凰涅槃,向着更加光明的新未来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