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弄潮二十载,阿里老将再出发:孙彤宇的“狠人”本色与觅瑞的IPO之路
从昔日淘宝的“开疆拓土者”,到如今癌症早筛领域的“幕后推手”,孙彤宇这位阿里巴巴早期的“十八罗汉”之一,始终以其独到的眼光和魄力,在商业世界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当他作为第一大股东的觅瑞集团(Mirxe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 – B)四次递表港交所并顺利通过聆讯之际,市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这位“狠人”身上,期待着他的第二个IPO故事。
蛰伏之后的出击:从电商到投资的跨越
提起孙彤宇,绕不开的自然是他与淘宝的那段辉煌岁月。作为淘宝的创始人之一,他在2003年临危受命,以“免费”策略硬生生地从当时的电商巨头易趣手中抢夺市场份额,并最终将淘宝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 2007年,淘宝的年交易额已达400亿,孙彤宇功不可没,堪称中国电商的“教父级”人物。 然而,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他却在2008年选择“离岗进修”,淡出了公众视野。
退居幕后,孙彤宇并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他转型成为天使投资人,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从投资博卡思教育软件、盒子世界等项目,到为另一家电商平台牵线搭桥引入关键融资,孙彤宇展现出了其敏锐的投资嗅觉和资源整合能力。尤其是他作为天使投资人对拼多多的投资,更是被视为其在电商领域的又一次“豪赌”,并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市值一度超越阿里巴巴,这也被不少人解读为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精彩一笔。
这一次,孙彤宇选择的是一个与电商看似遥远的领域——癌症早筛。 2018年,他以3000万美元领投了觅瑞集团的B轮融资,并最终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持有22.03%的股份。 这是一个大胆的跨界,但如果细数他此前的投资版图,不难发现他一直在寻找具有颠覆性潜力的赛道。癌症早筛市场巨大的潜力,以及觅瑞在miRNA检测技术上的突破,或许正是吸引他的关键。
觅瑞的闯关之路:技术为王与资本加持
觅瑞集团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microRNA(miRNA)技术的公司,致力于开发基于血液的癌症及其他疾病早期检测产品。 公司的核心产品GASTROClearTM,是一种通过检测血液中的miRNA来筛查胃癌的技术,被宣传为全球首款且唯一一款获批进行胃癌筛查的分子诊断IVD产品。 相较于传统的胃镜检查,这项技术具有无创、便捷、成本效益高等优势,尤其其宣称的87.5%早期胃癌检出率,精准切中了医疗市场的痛点。
觅瑞的创立团队由三位深耕miRNA检测技术多年的医学博士组成,这种“互联网大佬+科学家”的跨界组合,为公司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基因和商业运营能力。 在孙彤宇等知名机构的资本加持下,觅瑞累计获得了约1.67亿美元的融资。 然而,其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自2023年首次递表以来,觅瑞已历经四次递表,其财务状况也显示出持续亏损的状态,三年半累计亏损超过12亿元人民币。 尽管如此,凭借其在癌症早筛领域的独特技术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孙彤宇这位“狠人”的强大背书,觅瑞最终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向着第二个IPO迈出了关键一步。
“滴血验癌”的争议与未来展望
“滴血验癌”这个概念曾因美国Theranos公司的骗局而蒙上阴影。 觅瑞的核心产品虽然与之类似,但其基于miRNA的技术路径和已获得监管批准的产品,使其与Theranos有着本质的区别。 然而,围绕“滴血验癌”的技术争议和市场质疑依然存在。 觅瑞能否在资本市场获得认可,并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仍面临挑战。
觅瑞的上市,不仅是孙彤宇个人投资版图的又一重要落子,更是癌症早筛领域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其核心产品GASTROClearTM的商业化前景,以及未来在其他癌种早筛领域的拓展,将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既是机遇,也伴随着风险。
孙彤宇这位“狠人”的第二个IPO,是一次充满未知与可能的旅程。他在电商领域的传奇已无需赘述,如今在生物科技领域的探索,再次展现了他敢于跨界、勇于押注前沿赛道的魄力。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孙彤宇的故事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商业世界和科技发展的独特视角,激励着更多人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