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与肉香:一位厨师的逐梦之旅
梦想启程:一部电影的火花
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一部电影的片段,就能点燃心中的火花,指引人生的方向。对于洛根·特伦斯·洛佩兹(Logan Terence Lopez)来说,这部电影是《爱乐之城》(La La Land)。他曾提到,电影中主角塞巴斯蒂安(Seb)最终开了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这个场景深深触动了他,让他萌生了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的想法。 这种将梦想付诸实践的精神,就像电影里爵士乐的即兴与热情,充满了生命力。
误打误撞:屠宰技艺的缘起
洛根的烹饪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甚至有些出人意料。他的职业生涯始于洗碗工。在 Bangsar 的 The Mangotree 餐厅工作时,他被当时的厨师 Ricky Parlanti 解雇了,但这位厨师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反而鼓励他去 KDU(现为伍尔夫冈大学)学习烹饪。 毕业后,他在航空、酒店和餐饮集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在 Tai Thong Group 担任副主厨以及掌管 Le Bouchon。
尽管拥有广泛的烹饪背景,洛根对屠宰的兴趣是在与 Chalet 餐厅的 Jochen Kern 厨师共事时真正萌芽的。他当时是一名酱料师,却常常面临屠夫供应不足的问题。为了不依赖他人,他主动向行政总厨申请自己处理肉类。 屠宰工作对他来说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他享受那种“只有你和肉,享受片刻宁静”的感觉。 尽管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屠宰训练,他依靠朋友、导师以及从错误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 在他看来,烹饪学校的学习与实际餐厅操作不同,后者更注重如何处理失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 勤奋和相信自己是他成功的关键。
Wurst 的诞生:梦想照进现实
受到《爱乐之城》的启发,洛根萌生了开一家店的想法。最初,他在 MOV Hotel 的地下室找到了一个位置,酒店老板提出了开设香肠鸡尾酒吧的建议,甚至想好了名字“The Wurst Bar”。然而,由于需要提供食物才能在预订平台上列出,最终店名简化为“Wurst”。
Wurst 最初是一家非清真熟食店兼餐厅,坐落于武吉免登的 MOV 酒店地下室。 在 MOV 酒店经营的两年里,Wurst 是不含猪肉的。即使在疫情之后,洛根将店搬到了 Lucky Garden(此处原本是他的中央厨房),依然维持了无猪肉的经营模式。 然而,经过成本核算,他意识到这种模式无法盈利,每位顾客他都在补贴成本。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始提供猪肉。 这个转变带来了成功,他也欣然接受了“猪肉佬”的称号,认为既然人们将他与猪肉联系在一起,不如就以此闻名。 Wurst 在 Bangsar 的 Lucky Garden 成为了受欢迎的熟食店兼餐厅,以自制的手工香肠和肉类料理闻名。 店里充满了创意和特色,例如受《爱乐之城》启发的70年代复古时尚装饰,甚至还有一个供成人使用的滑梯。 Wurst 提供各种手工香肠、肉制品、奶酪和葡萄酒,强调使用新鲜食材,很多非自制食材都来自本地。
全新篇章:阿甘饮食店
洛根的创新并未止步于 Wurst。他的最新项目是位于 Seputeh 的 Kedai Makanan dan Minuman Ah Gan,这家店同样由中央厨房转型而来,以更休闲、日常的方式呈现他对猪肉料理的热爱。 店名“阿甘”源于洛根和他的合作伙伴名字中都包含“G”、“A”、“N”这几个字母。 他并没有对 Ah Gan 进行大肆宣传,也没有制定宏伟的未来规划,只是选择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Ah Gan 提供各种猪肉料理,例如猪肉面筋丸面和用猪油制作的大理石奶油蛋糕。 这些菜肴中融入了他从身边人那里获得的灵感,例如店里的 roti babi 和大理石奶油蛋糕就受到了他敬重的一位“Uncle”Jack(Yut Kee 的老板)的启发,这既是致敬,也带有更私人的情感。
洛根·特伦斯·洛佩兹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梦想、坚持和创新的故事。从洗碗工到知名厨师,再到餐厅老板,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如何在平凡中发现不凡,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机遇。他的 Wurst 和 Ah Gan 不仅仅是提供美食的地方,更是他个人经历和热情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