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浪而行,掘金万亿新蓝海
浪潮已至,万亿可期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场深刻影响商业和社会的技术革命。红杉资本作为全球顶级的风险投资机构,在其近期的内部分享会上,对这一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旗帜鲜明地指出,AI带来的市场潜力将远超过去的云计算,有望开启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新机遇。 这并非夸大其词。对比云计算发展初期,AI服务市场的起点规模已然大出几个数量级。可以预见,在未来的10到20年里,AI产业的体量将达到一个令人震惊的高度,远超我们目前的想象。 AI的影响力正从服务市场向软件市场蔓延,许多公司正从过去单纯出售工具,转向提供基于AI的成果交付。这意味着对人力预算的争夺,将成为新的战场。正如红杉资本的合伙人帕特·格雷迪所强调的,技术传播有其内在规律,只要满足用户“知晓、渴望、获取”的条件,其普及便是不可阻挡的。而AI,恰恰具备了所有这些条件,其普及速度堪称惊人。 自从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全球的目光都被AI所吸引。社交媒体用户的爆发式增长和互联网的广泛覆盖,更是为AI近几年的快速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应用为王,价值高地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重大技术革命带来的价值,往往集中在应用层面,AI也不例外。虽然基础大模型在不断进步,并开始深入应用层,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础模型将独占所有价值。相反,对于创业公司而言,真正的机会在于深入客户需求,专注于特定的垂直领域和功能,解决那些复杂且需要人机协作的问题。
构建一家成功的AI公司,其基本原则与构建任何优秀公司并无二致——关键在于能否解决重要问题并吸引顶尖人才。红杉资本的投资哲学也印证了这一点:投资AI公司,95%的工作与投资普通公司无异,剩下的5%则需要关注AI创业的独特性。 这其中包括对“氛围营收”和真正营收的辨别。要判断一家AI公司是否真正创造了持久的价值,需要深入分析其用户采用率、参与度、留存率等关键指标,看它是否真正改变了用户的行为。
毛利率也是一个需要关注但不必过于纠结的指标。当前毛利率或许不高,更重要的是其未来的毛利率路径,特别是公司能否成功从出售工具转变为提供可衡量成果的能力。 此外,“数据飞轮”的概念固然重要,但它必须与核心业务指标紧密关联,否则便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红杉资本合伙人帕特·格雷迪的洞察,深刻揭示了技术变革的成熟条件、传播速度,以及如何在AI领域构建持久成功的企业。他认为,计算能力、网络、数据、分销和人才等AI发展的先决条件均已就位。
垂直深耕,智能涌现
在AI的广阔天地中,垂直领域的深耕尤为关键。通用大模型固然强大,但在特定场景下,垂直领域的AI应用更能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解决行业痛点。这正是创业公司的机会所在——专注于某个细分市场,打造能够深度融入工作流程、解决复杂任务的智能体(Agent)。
未来的AI发展,正指向一个“智能体经济”的时代。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对我们工作方式、商业模式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重塑。智能体将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能够自主协作、完成复杂任务的代理。它们可以与人类协同工作,也可以在后台默默运行,极大地提升效率和生产力。 红杉资本合伙人康斯坦丁·布勒深入探讨了AI的即时未来,聚焦于即将到来的主要趋势、实现这些变革所需的技术以及它们对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 智能体经济的构建,需要克服一系列技术挑战,但这并不能阻挡其到来的脚步。
语音与编程,突破前沿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特定领域的技术突破正在加速智能体经济的到来。例如,语音技术的进步令人惊叹。红杉资本合伙人索尼娅·黄指出,2024年可称为语音技术的“Her时刻”。 语音生成技术跨越了令人不安的“恐怖谷”,从“几近完美”进化到真正模糊了科幻与现实的界限。 这为基于语音交互的智能体应用开启了无限可能。
同时,人工智能编程工具的爆发也带来了编程领域的剧烈变革。 Anthropic的Claude 3.5和Sonnet等工具,让开发者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实现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重塑了软件开发的可及性、速度和经济效益。 编程门槛的降低,意味着更多创新想法可以快速落地,为智能体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迎接巨变,重塑未来
红杉资本的内部分享会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AI浪潮已然到来,现在正是全速前进的最佳时机。 宏观经济的波动不足为惧,科技采用的巨大浪潮足以冲淡任何市场噪音。 智能体经济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将从确定性思维转向拥抱随机性。 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转变,更是思维方式的根本性革新。 智能体将以极致的杠杆效应,重塑我们的工作、公司乃至整个经济体系。 这并非意味着人类将被取代,恰恰相反,智能体经济将是完全围绕人类展开的。 智能体与人合作,人与智能体协作,共同构建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对于创业者而言,现在是拥抱变化、勇敢探索的最佳时机;对于投资者而言,是时候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够驾驭AI浪潮、构建未来智能体经济的创新企业。 万亿新机遇已在眼前,能否把握,取决于我们是否敢于踏浪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