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新材料巨头的“成长的烦恼”:合盛硅业的增收不增利与新能源雄心
引子:在周期中跋涉的硅基材料巨头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经济大潮中,总有一些企业,它们的身影与特定行业周期紧密相连。合盛硅业,这家深耕硅基新材料领域的行业双龙头,无疑是其中一个典型。凭借在工业硅和有机硅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近年来对新能源产业的积极拓展,合盛硅业一度风光无两,其掌舵者罗立国更是问鼎宁波首富。然而,市场的潮起潮落,也让这家巨头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现实挑战,其在新能源领域的雄心壮志,是否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 繁华背后的“不增利”之痛
近年来,合盛硅业的营收数据持续增长,但利润的表现却未能同步。这“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如同一道阴影笼罩在合盛硅业的业绩之上。
1. 销量增长与价格下跌的拉锯战
合盛硅业的产品主要包括工业硅和有机硅。虽然公司在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但这主要是依靠产品销售数量的增加来实现的。与此同时,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例如,2024年,合盛硅业的工业硅产量和销量都实现了显著增长,产量同比增长超过38%,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然而,工业硅和有机硅这两大主要业务的毛利率均有所下滑,其中工业硅毛利率下降约3个百分点,有机硅毛利率更是大幅减少超过23个百分点。这种“加量不加价”甚至“加量价格还下降”的市场环境,直接侵蚀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 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冲击
工业硅和有机硅作为重要的大宗商品,其价格受到宏观经济形势、行业供需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2021年,光伏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曾带动工业硅市场迎来高景气度,合盛硅业的营收和净利润也随之大幅增长。然而,随着大量新增产能的释放,工业硅市场遭遇阶段性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下行。这种行业景气度的低迷和价格下行压力,是导致合盛硅业利润承压的重要原因。虽然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略有提升,但这主要得益于有机硅业务毛利率的增加,工业硅业务毛利率依然面临压力。
3. 扩张步伐与盈利能力的错配
尽管面临盈利挑战,合盛硅业的扩张步伐并未停止。从2021年到2023年,公司公布的扩张项目总投资额巨大。截至2023年末,合盛硅业的在建工程金额大幅增长。这种大规模的资本开支,虽然为未来的产能增长奠定了基础,但在产品价格下行的周期中,也可能加剧企业的经营压力,使得新增的营收未能有效转化为利润。
二、 宁波首富的新能源野心:布局与挑战并存
合盛硅业的掌舵者罗立国,凭借合盛硅业的崛起,一度荣登宁波首富。其财富的增长,与公司在硅基新材料领域的成功密不可分。而近年来,罗立国和合盛硅业将目光投向了充满潜力的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光伏产业。
1. 全产业链布局的雄心壮志
合盛硅业在新能源领域的野心体现在其对光伏全产业链的布局。公司不仅在工业硅和有机硅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更是将业务向下游延伸至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甚至光伏玻璃等环节,力求构建一个完整的“煤-电-硅”或“绿-电-硅”一体化产业链。罗立国曾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即使硅料价格下跌,公司凭借规模成本优势和产业链协同优势也能盈利。这种全产业链布局,旨在通过内部协同降低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2023年,公司在新疆打造的光伏一体化产业园项目首期实现全线贯通,涵盖了多晶硅、光伏组件、光伏玻璃等多个环节。
2. 光伏行业“寒冬”下的挑战
然而,新能源光伏行业在2024年遭遇了“寒冬”,产能过剩、价格断崖式下跌成为普遍现象。尽管全球光伏装机规模创下新高,但“增量不增利”困扰着众多企业,甚至头部企业也陷入亏损。合盛硅业虽然在2024年保持了盈利,但在全行业亏损的大背景下,其利润也出现了下滑。这种行业性的低迷,无疑给合盛硅业在光伏领域的扩张带来了挑战。部分光伏项目进展可能因此减缓。
3. 新兴领域的突破与期待
尽管光伏主业面临挑战,合盛硅业并未停下在新兴领域的探索。公司积极布局碳化硅领域,将其视为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的战略突破。目前,合盛硅业已掌握了碳化硅材料全产业链的核心工艺技术,并在衬底及外延片良率方面取得了国内领先的成绩,部分关键技术指标已赶上国际龙头企业。碳化硅在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合盛硅业未来的新增长点。
三、 穿越周期的智慧与未来的可能性
面对“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和新能源市场的波动,合盛硅业正在努力寻找穿越周期的智慧。
1. 成本控制与产业链协同
在产品价格下行期间,有效的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盈利的关键。合盛硅业凭借其“煤-电-硅”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在电力和原材料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通过优化资源调配、提升自产自用比例、降低能源消耗等措施,公司努力压缩生产成本。同时,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也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增强抗风险能力。
2. 结构优化与新兴产业发力
在巩固工业硅和有机硅两大传统优势业务的同时,合盛硅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力度。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以及碳化硅等新兴领域的布局,是公司应对市场风险、培育新增长点的战略选择。预计未来有机硅在新能源、5G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将持续增长。
3. 财务管理与风险应对
大规模扩张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合盛硅业在过去几年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融资。然而,伴随扩张而来的是在建工程金额的增加和较高的对外担保余额,这也带来了相应的财务风险。在市场低迷时期,如何平衡扩张速度与财务稳健,成为公司需要审慎考虑的问题。
结尾:在风浪中寻找前行的方向
合盛硅业“增收不增利”的现状,是宏观经济周期和行业竞争加剧共同作用的结果。宁波首富罗立国的新能源野心,在光伏行业经历“寒冬”时遭遇了一定的挑战,部分项目进展也因此受到影响。
然而,作为一家在硅基新材料领域深耕多年的巨头,合盛硅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在穿越周期的过程中,通过强化成本控制、优化产品结构、发力新兴产业,合盛硅业有望逐步消化市场压力,释放全产业链一体化的潜力。
未来的合盛硅业,能否在新能源的浪潮中劈波斩浪,实现利润与营收的同步增长,关键在于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自身的优势,抓住新兴领域的机遇,将“增收不增利”的挑战转化为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的契机。这不仅是对合盛硅业的考验,也是中国硅基新材料产业在新能源时代探索前行方向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