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团结:砂拉越能源角力的智慧之道
争论的焦点:资源主权与国家利益
砂拉越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一直是其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之间复杂关系的核心。长期以来,根据1974年的《石油发展法令》(PDA),Petronas享有对全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独家控制权,包括在砂拉越境内的资源。然而,砂拉越近年来积极寻求对其境内油气资源更大的控制权,认为根据殖民时期1958年的《石油开采条例》,其对200海里以内水域的油气资源拥有主权。这场围绕资源控制权和收益分配的争议,不仅仅是经济账,更是关乎砂拉越的自主权和身份认同。
团结的呼声:反对党领袖的视角
在这种背景下,反对党领袖拿督斯里韩沙再努丁(Datuk Seri Hamzah Zainudin)的呼吁显得尤为重要。他强调,砂拉越在争取油气权益时,应采取与Petronas合作而非对抗的态度,秉持团结和公平的精神来处理相关诉求。他认为,谈判应以加强国家凝聚力为目标,而非加剧分裂。韩沙再努丁指出,Petronas作为唯一一家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的马来西亚公司,是国家的骄傲,应该成为合作的平台。
合作的可能性:协商与务实
韩沙再努丁提出,砂拉越应像其他国家一样,与Petronas直接谈判并达成协议。 他认为,虽然砂拉越寻求更高比例的石油特许权是合理的,但必须警惕过度要求可能损害国家团结。他以国际惯例为例,指出多数石油生产国的主办国通常获得最高15%的特许权,而砂拉越作为联邦一部分,已经从Petronas上缴给国家的股息中受益。 关于砂拉越争取天然气聚合商角色的愿望,韩沙再努丁强调,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可行的商业模式,确保各方都能公平分享利益。 他呼吁将此议题去政治化,联邦和州领导人应避免将其视为布城与砂拉越之间的对抗,而是通过直接与Petronas谈判来解决问题。 他认为,Petronas拥有必要的数据和分析,最适合制定公平的特许权分成方案。
砂拉越的立场:争取发言权与实际行动
砂拉越首席部长阿邦佐哈里(Abang Johari Openg)曾表示,尽管砂拉越“接受”1974年的《石油发展法令》,但砂拉越必须在境内的油气资源分配上拥有发言权。 为此,砂拉越成立了砂拉越石油公司(Petros),并表示Petros将与Petronas合作。 总理安华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也已同意Petros成为砂拉越的天然气聚合商,但强调这不会干涉Petronas在《石油发展法令》下的角色和运营。 然而,Petronas对Petros作为天然气聚合商的认可不包括液化天然气(LNG),这被视为砂拉越在争取资源控制权方面的一个挫折。
争议的影响:投资者担忧与未来挑战
砂拉越与Petronas之间的长期分歧已经引起投资者的不安。 美国石油公司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近期从一个位于砂拉越海岸附近、价值31亿美元的油气项目中撤资,便被认为部分原因在于Petronas与砂拉越州政府之间的监管环境不确定性。 业内人士指出,Petros虽然成立,但目前缺乏Petronas勘探部门Carigali所拥有的技术专长和国际经验,这使得在没有Petronas参与的情况下,Petros及其砂拉越的勘探与生产公司吸引力不足。 砂拉越当前面临的挑战是能否迅速为相关油田找到替代承包商。
寻求共赢:对话、协商与国家利益
砂拉越与Petronas之间的争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涉及历史遗留的法律框架,也关乎当前国家资源分配和州属权益的平衡。虽然双方曾尝试通过谈判达成妥协,但谈判曾中断。 然而,也有迹象表明双方愿意妥协。总理安华曾表示对基于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谈判持开放态度,强调马来西亚实行联邦制,需要协商和界限。 副总理法迪拉尤索夫(Fadillah Yusof)也表达了达成对州和国家都有利的“双赢”协议的希望。
解决这一争议需要高瞻远瞩的领导力,超越政治分歧,专注于为砂拉越和整个国家找到一条共同发展的道路。与Petronas合作,而不是对抗,通过建设性的对话和务实的商业模式来解决分歧,或许才是实现砂拉越油气潜力最大化,同时维护国家团结的智慧之道。这不仅关乎经济收益的重新分配,更是对联邦体制下各方如何协作共赢的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