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模型公司正在尝试通过构建社区来提高用户留存率。以下是对这一策略的详细分析:
大模型公司为何重视社区建设?
用户粘性不足: 大部分AI应用仍被视为工具型产品,用户使用时长有限,难以形成长期依赖。与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应用相比,AI应用的用户使用时长明显偏低,缺乏社区互动是重要原因。
数据积累和商业化探索: 通过社区产品,可以积累更多用户数据,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偏好,为未来的商业化提供支持。
竞争加剧: AI应用市场竞争激烈,各家产品在用户体验上差异不大,难以建立显著壁垒。构建社区可以增加用户粘性,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从事件驱动到关系沉淀: AI助手需要从解决用户特定需求的“事件驱动型”产品,转变为能够与用户建立长期关系的“关系沉淀型”平台。
大模型公司构建社区的策略
内容社区: 部分公司尝试构建类似于传统内容平台的信息流社区,例如月之暗面Kimi正在测试内容社区产品,用户可以在社区内分享内容、互动交流。
社交平台: 有公司计划开发类似于X(原Twitter)的社交平台,将AI图像生成和社交功能结合,打造AI社区应用。
AI助手+社交: 微信、抖音等平台已开始尝试将AI助手接入社交场景,例如用户可以将AI助手添加为好友,在社交互动中获得AI的帮助。
以人为中心与以AI为中心: 一种模式是以AI为中心,创造虚拟人格与用户互动,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另一种模式是将AI作为辅助手段嵌入人类社交网络,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增强用户粘性。
大模型社区建设面临的挑战
冷启动: 内容社区的冷启动一直是一大难题,早期用户数量不足、内容匮乏,难以吸引用户长时间停留。
用户定位: 需要重新审视“社交”、“媒体”、“社区”等概念,明确AI社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智能助手的角色: 如何发挥智能助手在社区中的作用,使其成为有价值的“氛围组”成员,需要进一步探索。
商业模式: 需要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例如会员订阅、内容付费、广告等,以支持社区的长期发展。
成功社区的关键要素
明确的社区主题和定位: 社区需要有明确的主题和定位,吸引具有共同兴趣和需求的用户。
高质量的内容: 提供有价值、有趣、有深度的内容,满足用户的知识、信息和娱乐需求。
积极的互动氛围: 鼓励用户积极参与讨论、分享经验、互助互学,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有效的社区管理: 建立完善的社区管理机制,维护社区秩序,打击不良信息,保障用户权益。
持续的运营和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推广社区,吸引更多用户加入,并定期举办活动,提高用户活跃度。
案例分析:AI社交应用的社区策略
Character.AI: 以AI Bot为中心,用户关注虚拟人格,通过与AI的互动满足社交需求。
Talkie: 采用左右滑动模式,角色可视化,增强沉浸感;推出关注机制、关系升级、故事玩法和抽卡机制等互动玩法,提高用户粘性。
Linky: 模式类似Talkie,亮点在于个性化推荐模式,创作门槛较低,并通过创作者激励推动内容供给。
结论
大模型公司通过构建社区来留住用户是一种有潜力的策略。但要取得成功,需要明确社区定位,提供有价值的内容,积极引导用户互动,并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同时,也需要关注AI技术在社区中的应用,例如利用AI进行内容审核、个性化推荐、智能客服等,提升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