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2025年10月25日深夜,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抵达吉隆坡,开启了他的首次亚洲之旅,核心是参加东盟峰会。这不仅是加马双边关系的新起点,也反映了加拿大在全球变局中寻求新定位的战略意图。
背景:为什么选择东盟,又为何是现在?
东盟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和第三大人口区域,经济增长迅速。对加拿大来说,东盟是其第四大商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在2024年达到423亿加元。同时,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21个成员经济体贡献了全球超过60%的GDP和近一半的商品贸易额。面对美国单边主义抬头和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压力,加拿大需要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目前加美贸易占加拿大外贸总额近七成。
卡尼政府的目标是“十年内将对美以外市场出口翻倍”,需要在未来十年新增约3000亿加元的非美出口。深化与东盟及整个印太地区的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行程与议程:不只是外交礼仪
卡尼的亚洲之行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韩国三国(10月24日至11月1日),首站是吉隆坡的东盟峰会。作为东道主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的特邀嘉宾,卡尼此行的重点包括:
高层会晤:
抵达马来西亚当晚,卡尼受到住房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的高规格接待,并安排仪仗队致敬。次日,他将与安瓦尔举行双边会谈。
议题聚焦:
会谈预计将围绕强化双边关系、探索经贸投资新机遇、清真产业合作、能源转型协作、网络安全及人文交流等展开。
多边舞台:
卡尼还将与其他参会领导人广泛接触,包括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老挝总理宋赛·西潘敦等。
“规则导向的国际贸易体系”是卡尼此行强调的重点,既是对特朗普时代美国单边主义的回应,也反映出对当前地缘经济裂变的担忧。
战略深意:加拿大的“印太转向”
经济多元化的迫切性
长期以来,加拿大经济高度依赖美国市场。“北美自贸协定”(USMCA)保障了基本盘稳定,但也限制了加拿大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价值观外交的现实考量
在强调经济利益的同时,加拿大也将价值观外交作为其“印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包括对地区人权状况、民主进程以及南海问题等议题的关注。
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战略选择
加拿大希望通过加强与印太地区的合作,提升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这包括在气候变化、全球卫生、性别平等、贸易规则等议题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马来西亚:撬动东盟的支点
地理位置与战略地位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中心,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要地,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
文化纽带与清真产业合作
马来西亚是多元文化社会,伊斯兰教是其国教,这为加拿大发展清真产业合作提供了便利。
能源转型与绿色经济合作
马来西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经济发展,这与加拿大的相关优势形成互补。
前景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地缘政治风险
印太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大国竞争加剧,加拿大需要谨慎应对潜在风险。
文化差异与市场准入
加拿大企业在进入东盟市场时,需要充分了解当地文化差异和市场准入规则。
抓住RCEP机遇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为加拿大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加拿大并非RCEP成员国,如何有效利用RCEP带来的便利是其面临的挑战。
结论:拥抱变革,重塑未来
在全球化面临挑战、地缘政治格局重塑的背景下,加拿大积极推进“印太战略”,深化与东盟的合作,是其应对外部风险、实现经济多元化、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卡尼总理的亚洲之行,正是加拿大拥抱变革、重塑未来的具体行动。
:
[1] globalnews.ca
[3] www.pm.gc.ca
[4] www.youtube.com
[5] www.ipolitics.ca
[6] www.youtube.com
Powered By YOHO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