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法必须保障人权标准:马来西亚的挑战与机遇
一、民主基石:信息公开与人权
信息公开权(Right to Information, RTI)是现代民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它不仅促进政府透明度,还保障公民知情权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马来西亚正处于制定联邦层面RTI法案的重要阶段,如何确保该法案符合国际人权标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信息公开权与人权保障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信息公开权被普遍认为是言论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包括《马来西亚联邦宪法》、《世界人权宣言》以及《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CCPR)等在内的国内外法律文书的保护。这些法律条文的核心在于,政府作为公共信息的“保管者”,而非“守门员”,负有最大限度地披露信息的义务。
二、国际准则:人权框架下的信息公开
国际人权法明确指出,信息公开权并非绝对的权利,但在限制信息公开时,必须满足严格的条件。这些条件通常包括:限制必须是法律规定的;限制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的目的,如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或他人的权利和自由;限制必须是必要且相称的,即限制的程度必须与所要保护的合法目的之间存在合理的关联,并且没有其他更不具侵犯性的手段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这意味着,政府不能以宽泛或模糊的理由来限制信息公开,而必须具体说明限制的理由,并证明限制对于保护合法的目的来说是必要的。即使马来西亚尚未签署ICCPR,其规定的义务也应被视为习惯国际法,从而指导国内相关法律解释。
三、本土争议:挑战与阻碍
近年来,围绕RTI草案是否应考虑“本地敏感性”、“政治结构”以及是否仅适用于“公民”的讨论激烈。这些观点反映了部分政府和利益集团希望以维护国家和谐为由,对信息获取设限。然而,这种以地方特殊性为由进行限制并不符合国际通行的人权原则,也削弱了公众监督政府行为、防止腐败和滥用职权的能力。这种观点往往被用来为限制信息公开辩护,但实际上,这种限制往往是为了维护少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强调“本地敏感性”也可能被用来压制异议和批评,从而阻碍民主的发展。
四、封闭文化:信息流通的桎梏
目前马来西亚存在较强的信息封闭文化,这阻碍了公众对政策制定过程及执行情况的了解,使得决策缺乏透明度和问责机制。政府部门往往不愿意公开信息,甚至采取各种手段来阻止信息的流通。这种信息封闭文化不仅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也阻碍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只有打破这种信息封闭文化,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开放、透明和负责任的政府。因此,通过立法确立全民普遍享有的信息获取权限,是推动民主治理改革的重要一步。
五、信任桥梁:信息公开的价值
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不仅是反腐败工具,更是增强公众对政府信任感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已有约140个国家通过类似法律保证人民请求并获得公共机构持有的信息,这一趋势显示出透明治理已成为现代国家治理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当政府愿意公开信息时,公众会更加信任政府,也更愿意与政府合作。信息公开还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效率和效能,因为当政府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受到公众的监督时,就会更加谨慎和负责任。
六、平等知情:社会融合的基石
人权框架强调所有人在平等基础上享有知情权益,不应因国籍、身份或其他因素被排除。这一点对于多元族群构成复杂且历史背景特殊的马来西亚尤为重要,有助于促进不同社区间理解与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团结。信息公开有助于消除误解和偏见,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当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获取信息时,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价值观,从而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七、区域责任:马来西亚的承诺
2025年,马来西亚将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并正式启动首个《商业与人权国家行动计划》(NAPBHR),体现其在人权领域承担更大区域责任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新姿态。这也为RTI立法提供了契机,将其纳入更广泛的人权和治理框架中,加强跨部门合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正义同步推进。通过制定一部符合国际人权标准的RTI法案,马来西亚可以向其他东盟国家展示其对人权的承诺,并为该地区的人权发展做出贡献。
八、企业责任:ESG与人权
此外,在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中,人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例如,根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标准,公司需披露其活动对员工及社区的人权影响,包括劳动权益、防止强迫劳动等内容。这种趋势表明,无论是在企业还是政府层面,人权都成为衡量透明度和责任制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的信息公开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声誉,也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透明度和责任制。
九、关键建议:构建高标准RTI法规
– 扩大适用范围:确保所有持有公共职能相关资料机构均纳入法规监管,不得人为缩小范围。
– 明确例外条件:严格限定限制披露理由,仅限于经证实会严重损害合法利益之情况。
– 普遍适用原则:任何个人均可依法申请获取信息,无论国籍或身份。
– 独立监督机制:设立独立审查机构负责处理拒绝提供信息案件,提高执法透明度。
– 定期评估修订:借鉴国际最佳实践,每隔若干年审查法规实施效果并作必要调整,以保持合规性和时代适应性。
这些措施将使新出台的信息公开法律既尊重本土实际,又不失普世价值,为建设开放、公正、高效的新型治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十、拥抱阳光:马来西亚的未来
当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当真相不再遮蔽,当每位公民都能平等参与决策时,一个更加公平、公正且充满活力的社会便呼之欲出。对于正在努力打破沉默壁垒,实现全面开放资讯共享制度的马来西亚而言,坚持以最高的人权标准作为起点,不仅是回应时代呼声,更是一场深刻而持久的变革召唤。在这条道路上,每一份坚持都是为了让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让民主真正扎根生长。只有当信息公开真正成为一种常态,马来西亚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和繁荣。
:
[2] en.wikipedia.org
[4] conventuslaw.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