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AI创新陷瓶颈,大客户难突破

没有硝烟的战场:大客户的围城

在数字经济的广阔版图上,企业级软件服务商扮演着基石的角色。其中,“大客户”——那些体量庞大、业务复杂、需求严苛的超级企业,无疑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们贡献着可观的营收,代表着市场的制高点,是衡量一家企业服务商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尺。然而,攻克大客户并非易事,这更像是一座被层层需求和挑战围困的城池,每一步前进都伴随着巨大的投入和不确定性。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即便是深耕行业多年的老兵,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金蝶,作为国内企业管理软件领域的佼佼者,正身处这样一场大客户的“围城”之中。

昔日辉煌与今日挑战

金蝶有着三十多年的历史,曾凭借财务软件和ERP系统在中小型企业市场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并逐步向上突破,服务了众多大型企业。 它的云转型之路更是走得颇为激进,甚至不惜“砸掉”旧有的服务器和ERP业务,all in 云服务。 如今,云服务已成为金蝶营收的大头。 在大型企业市场,金蝶推出了金蝶云·苍穹和金蝶云·星瀚等产品,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签约了一些大型客户。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尽管在云服务领域投入巨大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金蝶整体却持续面临亏损的局面。 大客户市场的拓展并未根本上改变其营收结构对中小微企业的高度依赖。 相比于中小企业,大型客户的需求更为复杂和定制化,实施周期长,服务成本高昂,这给金蝶带来了持续的挑战。 同时,大型企业对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集成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对新技术的接受也更为谨慎。 在这个市场,金蝶不仅要面对国内同行的激烈竞争,还要与国际老牌巨头如SAP和Oracle掰手腕。 尤其是随着信创产业的发展,虽然带来了国产替代的机遇,但也意味着更加激烈的市场争夺。

AI:破局的希望还是美丽的泡影?

面对大客户这块难啃的骨头,人工智能(AI)被寄予了厚望。在各行各业都在拥抱AI的浪潮下,企业管理领域自然也不例外。金蝶也积极投身其中,将其视为未来的“主航道”之一,并推出了相关AI产品和平台,希望通过AI技术来提升产品能力,解决客户痛点,进而在大客户市场撕开一道口子。

理论上,AI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前景是诱人的。它可以赋能智能化的业务流程,例如AI驱动的财务报销审核、智能供应链预测、个性化客户关系管理等;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支持;甚至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人机交互方式,比如AI助手。 金蝶也确实在尝试将AI融入其产品中,例如在金蝶云·星瀚等平台中内嵌AI能力,提供各种AI应用和助手。 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更是高调提出“ALL IN AI”战略,希望AI能像智能体一样,极大地释放人的工作时间,提升企业竞争力。

AI技术为何“难破局”大客户?

然而,现实情况是,尽管金蝶在AI技术上持续投入并积极布局,但从效果上看,其AI转型并没有显著改变其在大客户市场的现状,拓展速度依然相对缓慢。 这并非仅仅是大企业排斥AI技术,而是其背后有着更为复杂和深刻的原因。

首先,数据是AI的基石,也是大型企业的“孤岛”困境。 大型企业往往拥有庞大的业务系统和历史数据,但这些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形成难以逾越的“数据孤岛”。数据的清洗、整合和标准化是应用AI的第一步,也是最耗时耗力的挑战。同时,大型企业对数据安全和隐私的要求极高,如何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进行AI训练和应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定制化需求与AI普适性之间的矛盾。 AI模型的训练需要大量的通用数据和场景,才能具备泛化能力。然而,大型企业的业务流程往往高度定制化,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和业务逻辑。将通用型的AI能力适配到如此个性化的场景中,需要大量的二次开发和调优工作,这与AI技术追求的规模化效应存在冲突,也大大增加了实施的复杂性和成本。 大型企业更看重的是系统的基础功能是否稳定可靠,能否支撑其核心业务流程,而不是仅仅为AI的概念买单。

再者,技术集成与遗留系统的鸿沟。 大型企业通常拥有庞大的遗留系统,这些系统运行多年,承载着企业的核心业务。将新的AI能力无缝集成到这些复杂的遗留系统中,不仅需要深厚的技术功底,还需要处理各种兼容性问题,这往往比从零开始搭建一套新系统还要困难。

此外,人才与认知的双重挑战。 无论是对于金蝶这样的软件服务商,还是对于大型企业自身,都面临着AI领域专业人才的短缺。缺乏既懂业务又懂AI的复合型人才,使得AI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运维都充满了挑战。同时,AI的价值并非立竿见影,其应用需要企业内部管理理念和工作流程的相应调整,这需要克服组织内部的惯性和对新技术的疑虑,这在大型复杂组织中尤为困难。

最后,AI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药。 大型企业面临的困境,除了技术层面的挑战,更多地源于复杂的组织架构、僵化的管理流程、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AI作为一种工具,其作用是赋能和优化,但无法替代企业在战略、管理和流程上的根本性变革。如果核心业务流程本身存在问题,单纯叠加AI技术,可能只是在错误的道路上加速前进。

大客户突围,AI之外的多元路径

既然AI技术并非攻克大客户的唯一钥匙,那么,金蝶以及其他企业服务商该如何在大客户市场突围呢?这需要一套更为全面和立体的策略:

首先,回归本质,深耕行业。 大型客户的需求往往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企业服务商需要深入理解不同行业的业务痛点和管理模式,提供高度契合行业需求的解决方案。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适配,更是业务流程的重塑和管理经验的沉淀。金蝶也认识到行业化的重要性,并正在聚焦行业化经营。

其次,构建强大而灵活的PaaS平台。 大型企业需要一个具备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技术底座,能够支撑其复杂的业务需求和未来的发展变化。强大的PaaS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构建和调整应用,集成各种第三方服务,为企业提供持续创新的能力。金蝶云·苍穹作为其企业级可组装PaaS平台,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打造。

再者,提供端到端的专业服务能力。 大型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专业的咨询、实施和运维服务。企业服务商需要组建具备丰富行业经验和技术能力的团队,能够与客户紧密合作,提供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支持,解决客户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金蝶也组建了庞大的行业解决方案团队进行“贴身肉搏”。

第四,注重生态建设,合作共赢。 大型企业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服务商能够提供所有的解决方案。构建开放的生态系统,与各类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共同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是赢得大客户的关键。金蝶也一直在强调生态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持续投入研发,但不迷信单一技术。 尽管AI目前在大客户市场“破局”不易,但这并不意味着AI不重要。相反,企业服务商需要持续投入AI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探索其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价值。但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任何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将AI与其他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以及专业的服务能力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潮起潮落:未来的航向

金蝶在大客户市场的困境,是所有志在高端企业服务市场的参与者都可能面临的缩影。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潜力巨大的市场。AI作为下一代企业管理软件的重要发展方向,无疑将深刻改变企业运营和管理的方式。金蝶“ALL IN AI”的决心值得肯定,但要真正依靠AI在大客户市场破局,还需要克服技术落地、数据整合、人才培养以及客户认知等诸多难题。

未来,大客户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比拼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能力,更是对行业深刻的理解、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提供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对于金蝶而言,在继续深耕AI技术的同时,更需要将目光放远,将AI融入其强大的PaaS平台和行业解决方案中,提升整体服务能力,才能在这场大客户的“围城战”中,找到真正的突围之路。这是一个漫长而充满变数的旅程,需要耐心、智慧和持续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