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暗战:全民降温,L3箭在弦

风起云涌的智能驾驶领域,从未缺少话题。前两年,“全民智驾”的口号喊得响亮,仿佛一夜之间,我们就能坐进无需亲自动手的智能汽车,悠哉游哉地奔向远方。然而,时至今日,喧嚣似乎有所平息,那股“全民智驾”的热度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停滞不前,恰恰相反,在暗流涌动的技术竞争和政策推动下,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L3,正如同离弦之箭,蓄势待发,即将迎来关键性的突破。

拨开迷雾:全民智驾为何“降温”?

曾几何时,“智驾”是新能源汽车最热门的宣传点之一。各家车企纷纷亮出“全场景智驾”、“零接管”等令人浮想联翩的词汇,试图抓住消费者的眼球。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常常骨感。L2级别的辅助驾驶技术,虽然在特定场景下能提供不少便利,例如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等,但本质上仍是“辅助”,驾驶员需要全程监控,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技术成熟度、复杂路况应对能力以及驾驶员认知偏差等问题,一些夸大宣传和不规范使用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担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行业组织纷纷发声,呼吁行业自律,规范宣传,并强调当前的技术更多是“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与真正的“自动驾驶”仍有距离。 监管部门也明确表示,汽车生产企业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禁止使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误导性术语,统一使用“组合辅助驾驶”。 甚至有声音传出,虚假宣传“自动驾驶”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在这种背景下,“全民智驾”的宣传热度自然有所下降,车企在宣传上也变得更加谨慎务实。但这并非技术的倒退,而是行业在经历了一轮“野蛮生长”后,开始回归理性,更加注重安全和实际的用户体验。可以说,这轮“降温”是对行业虚火的一次纠偏,有利于智能驾驶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L3:通往真自动驾驶的关键一步

尽管“全民智驾”的口号不再响亮,但对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追求从未停止。L3级别自动驾驶,即有条件自动驾驶,被视为从辅助驾驶迈向真正自动驾驶的关键一步。 在L3级别下,车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完全接管驾驶任务,驾驶员可以将注意力从驾驶上移开,进行其他活动,例如使用手机或观看视频。 然而,驾驶员仍需要在系统发出请求时及时接管车辆,以确保安全。

与L2级别最大的区别在于,L3级别的责任主体发生了变化。在L2级别下,驾驶员是主要责任人,而在L3级别下,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将更多地落在企业身上,涉及产品责任。 这也对技术成熟度、系统冗余以及法律法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策层面,中国正积极推动L3级自动驾驶的落地。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要求,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运行。 多个城市也相继出台了支持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的法规,例如北京、武汉和深圳。 工信部也表示将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

如箭在弦:车企与供应商的暗战

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让L3级自动驾驶“如箭在弦”,即将进入落地爆发期。众多车企和智能驾驶供应商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技术攻关和量产准备。

一方面,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都在加大投入,加速L3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例如,华为、小鹏、理想等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城市NOA等高阶智驾功能,并不断进行技术迭代。 一些车企更是明确了L3级自动驾驶的量产时间表,例如广汽、奇瑞、理想、鸿蒙智行、极氪等都计划在2025年或2026年推出量产的L3级自动驾驶车型。

另一方面,智能驾驶产业链上的供应商也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们提供算法、传感器、芯片、高精度地图等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成为推动L3落地的幕后英雄。 以华为、大疆为代表的科技巨头,Momenta、地平线等本土技术企业,以及Mobileye、英伟达等国际供应商,共同构成了智驾方案供应商市场的“三足鼎立”格局。 这些供应商与车企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和应用。

尽管L3的落地面临技术、法规和成本等多重挑战,例如复杂场景下的感知能力、驾驶员的接管能力、事故责任认定以及高昂的冗余系统成本等。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的逐渐下降以及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L3级自动驾驶有望在未来1-2年内进入消费者的生活。

决胜L3:未来智能出行的序章

“全民智驾”的“降温”并非终点,而是智能驾驶发展的必经阶段。行业正从前期的概念炒作和营销狂欢,转向更加注重技术实力和安全可靠性。L3级自动驾驶作为连接辅助驾驶和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桥梁,其落地意义重大。它不仅是技术成熟度的试金石,更是市场话语权的争夺焦点。

随着L3的规模化应用,智能汽车将不再仅仅是代步工具,而是具备更多智能化、自动化能力的移动空间。这将深刻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更加安全、便捷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当然,L3并非智能驾驶的终极形态,L4、L5等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仍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然而,L3的成功落地将为后续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加速整个智能驾驶产业的成熟。可以说,决胜L3,就是开启未来智能出行的序章。这场暗战正酣,L3如箭在弦,智能驾驶的未来已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