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呼吁扩大联盟对抗国阵希盟 沙州选无’月亮’?

在沙巴的政治棋盘上,伊斯兰党(PAS)副主席端依布拉欣(Tuan Ibrahim Tuan Man)的一席话,无疑在这片风云变幻的土地上激起了新的涟漪。他公开表示,为了在即将到来的州选中与国阵-希望联盟(BN-Pakatan Harapan)阵营抗衡,伊斯兰党希望构建一个“更大的帐篷”,甚至不惜放弃其标志性的“月亮”党徽,转而使用盟党的标志。 这番表态,不仅仅是策略上的调整,更折射出伊斯兰党在沙巴独特政治生态中,寻求突破与壮大的复杂心境和现实挑战。

沙巴的天空,月亮能否升起?

伊斯兰党在西马拥有强大的草根基础和稳定的支持群体,尤其在马来社群中影响力深远。然而,将同样的模式复制到东马的沙巴,却并非易事。沙巴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州属,政治格局错综复杂,地方意识强烈。历史上,伊斯兰党在沙巴的选举表现并不突出,甚至在2018年州选中,得票率仅为1.3%,所有竞选议席都丢失了按柜金。 尽管在2020年州选中,伊斯兰党为沙巴人民联盟(GRS)的胜利贡献了力量,但其在沙巴政治中的“边缘化”印象并未完全消除。

端依布拉欣此次提出的“更大帐篷”构想,显然是认识到单凭伊斯兰党自身力量难以在沙巴取得突破,需要联合一切可能的盟友,共同挑战由国阵和希望联盟组成的执政联盟。 这个构想甚至超越了目前伊斯兰党所属的国民联盟(Perikatan Nasional, PN)框架,暗示了与沙巴人民联盟(GRS)甚至民兴党(Warisan)合作的可能性,以避免与国阵-希望联盟阵营形成多角战,分散选票。

放弃“月亮”标志的提议,更是体现了伊斯兰党愿意为了在沙巴取得进展而做出一定程度的策略性让步。 在沙巴这样一个宗教多元、文化包容的社会,过于鲜明的宗教政党形象可能会引发部分选民的疑虑。使用一个更具本地色彩或更中性的盟党标志,或许能帮助伊斯兰党吸引更广泛的支持群体,软化其在沙巴选民心中的形象。

帐篷之外的挑战:内部矛盾与外部环境

尽管“更大帐篷”的构想听起来具有吸引力,但其实现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潜在盟友之间的关系。沙巴人民联盟(GRS)与国民联盟(PN)的主要成员土著团结党(Bersatu)之间存在着历史遗留的矛盾,部分沙巴人民联盟的代表曾是土著团结党的成员,后来选择退出并与执政联盟结盟。 这种裂痕可能会成为“更大帐篷”构筑的障碍。

其次,沙巴本地政党与西马政党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沙巴的政治版图历来充满变数,政党结盟频繁变动。 沙巴的选民更倾向于支持真正关注本地议题和发展的政党,而非简单地照搬西马的政治模式。将西马的政治冲突引入沙巴,可能会引发沙巴人民的反感,加剧反联邦情绪。 伊斯兰党作为一个典型的西马伊斯兰政党,如何在沙巴这样一个以非穆斯林人口占比较大的州属赢得支持,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此外,尽管伊斯兰党在沙巴积极开展社会福利和宗教教育活动,试图建立草根基础,但其政治影响力仍然有限。 沙巴选民更关心的是经济民生、自主权等议题,宗教议题并非首要关注点。 这意味着伊斯兰党需要在其政治议程中,更加强调沙巴本地的需求和关切,才能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战略的考量:务实与冒险并存

端依布拉欣的提议,既体现了伊斯兰党在沙巴寻求突破的迫切愿望,也包含了务实和冒险的双重考量。务实之处在于,伊斯兰党认识到必须联合其他力量才能与强大的对手抗衡,并且愿意为了合作而做出策略性调整,例如放弃党徽。 冒险之处则在于,其构想中的“更大帐篷”涉及了多个立场各异甚至存在矛盾的政党,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弥合分歧,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伊斯兰党在沙巴的策略调整,也是马来西亚整体政治格局变动的一个缩影。随着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各政党都在寻求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结盟模式。在沙巴这样一个政治生态独特的州属,这种探索显得尤为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

前景展望:荆棘载途

沙巴即将到来的州选,无疑将是一场充满看点的选战。国阵-希望联盟作为执政联盟,拥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如何协调内部以及与沙巴人民联盟(GRS)关系的问题。 伊斯兰党提出的“更大帐篷”能否成功搭建,将直接影响反对阵营的力量对比。如果伊斯兰党能够成功联合沙巴人民联盟(GRS)和民兴党(Warisan)等力量,形成一个强大的联盟,将对执政联盟构成严峻挑战。 然而,考虑到各方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潜在矛盾,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仍是未知数。

最终,沙巴州选的结果将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各政党的竞选策略、选民的情绪、以及突发事件的影响。对于伊斯兰党而言,其在沙巴的未来取决于能否真正融入当地政治生态,放下包袱,以更开放和务实的姿态与本地政党合作,赢得沙巴人民的信任。放弃“月亮”党徽或许是第一步,但要真正在沙巴的天空赢得一席之地,伊斯兰党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这条路上,既有潜在的机遇,更遍布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