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澜:霹雳赛马俱乐部六百万巨资打造新辉煌,剑指年轻世代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有些地方承载着过往的辉煌,却也在时代变迁中面临挑战。霹雳赛马俱乐部,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地标,正站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曾经,它是怡保乃至马来西亚赛马运动的“皇冠上的明珠”,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赛马爱好者。然而,随着科技发展和博彩方式的多元化,以及非法赌博的冲击,昔日的热闹景象已不复存在,观众人数大幅下滑。面对困境,霹雳赛马俱乐部没有选择沉寂,而是拿出魄力,投入约六百万马币进行大规模改造,希望能重塑辉煌,吸引更广泛的群体,尤其是年轻一代。
破旧立新:不只是赛马场
霹雳赛马俱乐部主席拿督约翰·林(Dato John Lim)的愿景清晰而坚定:让俱乐部不再仅仅是赛马的场地,而是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多元化的生活与休闲中心。 这项名为“不只是赛马”的倡议,是俱乐部转型战略的核心。 改造计划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为会员和公众提供丰富的体验。
首先,在设施升级方面,俱乐部正着手兴建一系列现代化的运动设施。根据规划,未来这里将拥有游泳池、健身房、羽毛球场、壁球场、网球场,甚至可能引入在国际上日益流行的板网球(Padel Courts)。 这些设施的增加,将极大地拓展俱乐部的功能,从单一的赛马场馆转变为综合性的运动俱乐部,满足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
其次,为了吸引年轻一代,餐饮和休闲体验也是改造的重点。俱乐部计划开设高档餐厅、主题餐厅、全日制餐厅和体育酒吧,为访客提供多样的用餐选择和轻松的社交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俱乐部与著名的“新源隆白咖啡”合作开设的分店,已经吸引了不少寻求优质咖啡体验的访客。 此外,还在规划中的宴会厅将能承接婚礼和私人活动,进一步增加俱乐部的吸引力。
古老马厩的新生:传承与创新并存
霹雳赛马俱乐部占地126英亩,拥有马匹训练和比赛跑道、马匹游泳池、1000个马厩以及马术训练中心和马匹医院。 改造计划中一个充满创意的亮点,是将90多个废弃的马厩进行改造,打造一个名为“怡保马厩市集”的活力空间。 这个市集的概念类似于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女王市场,将汇集美食、手工艺品和文化元素,旨在庆祝马来西亚的文化遗产。 这个项目不仅能盘活闲置资源,更能为本地商家、创业者和艺术家提供平台,促进社区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将马厩改造成零售空间,既保留了建筑原有的历史韵味,又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
除了设施和空间的改造,霹雳赛马俱乐部也在积极探索新的会员制度。为了吸引更多年轻家庭和不同背景的社区成员,俱乐部计划推出非赛马会员制度。 这意味着即使不热衷赛马的人,也能通过会员身份享受到俱乐部提供的各种运动和休闲设施。 这种包容性的做法,有助于打破过去赛马俱乐部“高门槛”的印象,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这里,感受俱乐部的活力。
迎接挑战与机遇:放眼未来
霹雳赛马俱乐部面临的挑战并非个例。在科技进步和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全球的赛马运动都面临着如何吸引新观众的课题。霹雳赛马俱乐部目前的赛马观众人数与鼎盛时期相比大幅下降,非法赌博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然而,挑战也伴随着机遇。新加坡赛马俱乐部的关闭,为马来西亚仅存的霹雳和雪兰莪赛马俱乐部带来了一定的契机,一些马匹和驯马师转移至马来西亚。 拿督约翰·林认为,这为霹雳赛马俱乐部提供了至少三年的赛马稳定性,但长期来看,仍需要从澳大利亚等地引入更多马匹以维持活力。
通过这次 масштаб(宏大)的改造,霹雳赛马俱乐部不仅希望能重振赛马的魅力,更希望能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集运动、休闲、文化和社交于一体的综合性目的地。 预计耗资约六百万马币的升级改造,大部分项目计划在2025年底完成。 新增的设施将与现有的殖民时期建筑风格相融合,在保留历史底蕴的同时拥抱未来。
俱乐部还将通过举办社区开放日等活动,邀请从未踏足过赛马场的公众前来体验,甚至首次免除入场费,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赛马运动,感受俱乐部的氛围。 这种开放姿态,是吸引新成员和重塑公众形象的重要一步。
新的篇章,新的期待
霹雳赛马俱乐部正在书写新的篇章。这次大胆的改造,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俱乐部理念和定位的革新。从“赛马场”到“乡村与体育俱乐部”的转型,反映了俱乐部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投资约六百万马币的改造计划,预计将为怡保当地社区带来积极的经济影响,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吸引本地和国际游客。
当然,改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何平衡赛马核心业务与其他新增项目的运营,如何有效吸引并留住新一代的会员和访客,都是俱乐部需要持续思考和努力的方向。然而,霹雳赛马俱乐部展现出的魄力和创新精神,无疑为这座历史悠久的机构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改造项目的逐步落地,霹雳赛马俱乐部有望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届时,它将不仅仅是赛马爱好者聚集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生机、面向未来的多元化生活空间。这座百年地标能否成功“力挽狂澜”,重现昔日辉煌,并赢得年轻一代的青睐,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