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之向:雪兰莪伊斯兰学士奖学金的本土转向
告别旧航线,扬帆本土
长久以来,前往中东学府深造伊斯兰研究,是不少马来西亚学子的梦想航线。那片承载着丰富伊斯兰历史与文化的土地,对许多人而言是知识的源泉。然而,雪兰莪州政府近期宣布的一项政策调整,如同为这条航线设定了新的目的地:从今年开始,雪兰莪州政府和雪兰莪天课中心(LZS)将不再资助学生前往中东攻读伊斯兰研究的学士学位。未来的赞助,将聚焦于本地高等学府,例如雪兰莪伊斯兰大学(UIS)以及马来西亚国内的其他大学。 这项决定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旨在更好地培养符合本土需求、思想更加稳健的伊斯兰学者。
为什么选择“回家”?
这项政策转变的背后,有着清晰的目标与深刻的意义。雪兰莪伊斯兰宗教局(JAIS)总监拿督莫哈末沙兹汉阿末在解释这项决定时,坦陈是为了“降低学生受到可能影响其思想和身份认同的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中东学习伊斯兰研究的学生”。 换言之,此举是为了防范潜在的意识形态风险,确保学子在本土环境中接受符合马来西亚多元社会背景的伊斯兰教育。
近年来,关于海外留学,特别是中东地区,可能接触到某些极端或与本土伊斯兰理解相悖思想的担忧不绝于耳。将奖学金集中在本地,能够更好地掌控教学内容与思想导向,培养出更契合马来西亚社会价值观和需求的宗教学者。
此外,将资源投向本地大学,特别是雪兰莪伊斯兰大学(UIS),也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州政府长期建立的宗教教育体系。 雪兰莪伊斯兰宗教理事会(MAIS)旗下的UIS,被认为有能力培养出知识渊博、品行端正且具备就业能力的毕业生。 这意味着,本土大学在伊斯兰研究领域已具备一定的实力,能够承担起培养未来宗教学者的重任。
本土大学的崛起
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教育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早期的可兰经学校、Pondok系统,逐步发展到现代的宗教学校和高等学府。 近年来,马来西亚政府在许多本地大学设立了伊斯兰学院,并成立了一些伊斯兰大学和学院,以提供世界水平的教育。 例如,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伊斯兰学院、马来亚大学的伊斯兰研究学院、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IIUM)等。 IIUM作为一所公立大学,总部位于雪兰莪,并在马来西亚各地设有校区,其建立宗旨就是知识的伊斯兰化,或至少是在科学、经济、人文等领域推广伊斯兰视角。 许多本地大学也秉持着知识伊斯兰化的理念,或其校准版本,即知识的整合。
雪兰莪伊斯兰大学(UIS)作为雪兰莪本地重要的伊斯兰高等教育机构,其在培养符合本地需求的伊斯兰人才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将学士奖学金的重点转向UIS和其他本地大学,是对本土伊斯兰教育体系的信任和投入,有助于提升本地大学在伊斯兰研究领域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
并非全然关上门
尽管学士阶段的奖学金政策有所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雪兰莪完全关闭了通往中东学府的大门。对于硕士和博士阶段的伊斯兰研究,雪兰莪州政府和雪兰莪天课中心仍将继续提供赞助,前往埃及、约旦和摩洛哥等国家深造。 这表明,州政府认可在中东进行更高层次学术研究的价值,特别是在特定专业领域或需要接触更广泛学术资源的情况下。
同时,对于那些未被本地大学录取或选择自费出国的学生,如果选择前往埃及、约旦或摩洛哥攻读伊斯兰研究的学士学位,他们的申请将由JAIS全面管理。 这为部分学生保留了前往中东学习的途径,但也强调了州政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这些学生同样能够接受到合适的教育,并降低潜在风险。
未来的影响与展望
雪兰莪州政府的这项政策调整,预计将对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教育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它将进一步巩固本地大学在伊斯兰研究领域的地位,吸引更多优秀学子留在国内深造。其次,它有助于培养出更贴近马来西亚社会现实、更理解本土文化和多元背景的伊斯兰学者,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区。
这项政策也可能引发更广泛的讨论,关于如何在追求卓越学术的同时,确保宗教教育符合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需求。如何在借鉴国际经验与坚守本土价值观之间找到平衡,将是马来西亚伊斯兰教育未来发展中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总而言之,雪兰莪州政府将伊斯兰学士奖学金的重心从海外转向本土,是基于对人才培养、思想引导和本土教育体系发展的综合考量。这标志着一种战略性的转变,即更加重视和信赖本地高等教育机构,培养能够扎根本土、服务社会的伊斯兰人才。这趟“回家”的航程,承载着雪兰莪对未来伊斯兰教育的期许,也展现了本土大学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的潜力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