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之路的延与续:深入审视阿占·巴基再获一年延任
反腐,一个关乎国家肌体健康,牵动着每一个公民神经的重大议题。马来西亚反腐败委员会(简称MACC)首席专员丹斯里阿占·巴基的任期再次获得延长一年,无疑将这个话题再次推向了公众视野的中心。这不仅仅是一个人事变动,更触及了反腐机构的独立性、透明度以及未来的改革方向。本文将深入剖析此次延任事件,试图描绘出其背后复杂的图景。
风口浪尖上的决定:延任的背景与细节
马来西亚反腐败委员会(MACC)首席专员丹斯里阿占·巴基的任期确定延长一年,自2025年5月13日起生效,直至2026年5月12日。 这已是阿占·巴基第三次获得延任,他最初于2020年3月9日被任命为MACC首席专员,接替拉蒂花·科亚。 按照规定,公务员通常在60岁退休,而现年62岁的阿占·巴基已经超过了强制退休年龄。
官方给出的延任理由是基于阿占·巴基在领导MACC期间的经验、承诺和成就。 在他的领导下,MACC处理了一些备受瞩目的案件,包括濒海战斗舰(LCS)丑闻、涉及著名政治人物的洗钱和滥权案件,以及执法人员的腐败问题。 阿占·巴基也强调了独立、透明和基于证据的调查,并引入了一些改革措施,包括机构和立法改进、使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化转型,以及设立反腐战术小组(ACTS)。
然而,此次延任并非波澜不惊。在延任消息公布前,曾有媒体报道称总理拿督斯里安华·依布拉欣计划为阿占·巴基提供六个月的延期,尽管非政府组织对此任命过程表示批评,并有政治人物及其他人指控MACC选择性起诉。 尽管总理之后否认了彭博社的报道,但通讯部长拿督斯里法米·法兹尔曾表示政府对审查任命机制持开放态度,但澄清内阁尚未讨论延长阿占任期的具体问题。
质疑声浪:延任引发的争议与担忧
阿占·巴基的延任决定,尤其是在他任期内曾经历的一些争议之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一些担忧。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他涉及的股票交易风波。 2021年底至2022年初,有匿名社交媒体账号指控阿占·巴基持有超额股票,超出了公务员股权上限。 尽管阿占·巴基解释称股票交易是由他的兄弟使用其股票交易账户进行的,并声称已向上级汇报, 但这一解释本身也引发了关于是否违反《1991年中央存管系统法》(SICDA)的质疑。 证券委员会也曾对此事进行调查,并约谈了阿占·巴基等人。
除了股票风波,一些批评者还认为阿占·巴基的延任凸显了MACC在结构上缺乏独立性以及领导层任命中的政治因素。 有人质疑为何难以找到阿占·巴基的替代者,认为延任可能削弱公众对MACC的信任,并与政府自身推行的反腐改革相悖。 有非政府组织呼吁,MACC首席专员的任命应由国会委员会负责,而非由最高元首在首相建议下任命,因为现行方法可能导致首席专员对首相负责。 还有批评指向在阿占·巴基领导下,MACC对一些反对派政治人物展开调查,而对一些涉及执政联盟的指控却缺乏行动,这引发了关于选择性起诉的质疑。
反腐之路的十字路口:未来的挑战与改革方向
阿占·巴基的再次延任,将马来西亚的反腐事业带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MACC在其领导下取得了一些看得见的成绩,处理了一些高调案件,并推行了一些技术和机构改革。 另一方面,围绕其个人及其任期的争议,以及对MACC独立性和任命机制的质疑,也暴露了马来西亚反腐体系深层次的挑战。
未来的反腐之路,需要同时关注打击个案和推动制度性改革。首先,MACC需要以更透明、更独立的方式运作,以赢得公众的信任。解决好过去遗留的争议,例如股票风波,并对选择性起诉的指控给出令人信服的回应,至关重要。
其次,改革MACC首席专员的任命机制,增强其独立性,是提升机构公信力的关键一步。由国会委员会参与任命过程,增加透明度和问责制,或许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
最后,持续推动机构内部改革,加强监督机制,确保所有调查都基于事实和证据,不受政治干预,才能让反腐利剑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阿占·巴基的延任,既是其个人职业生涯的延续,也是马来西亚反腐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如何在经验与争议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个案打击与制度改革之间协同推进,将决定马来西亚反腐之路能否走得更稳、更远。这场关于反腐未来的讨论和实践,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