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方称穆里德克清真寺涉恐遭当地驳斥

剥开迷雾:穆里德克清真寺风波中的当地声音

宁静社区的裂痕:当导弹划破夜空

夜色深沉,本应是穆里德克小镇居民安然入睡的时分。然而,一阵阵巨响打破了这份宁静,导弹呼啸着划破夜空,精准地命中了当地一个大型综合体。印度方面宣称,这次行动的目标是恐怖分子训练营,是针对近期发生的恐怖袭击的报复。然而,对于穆里德克的居民来说,印度的说法与他们眼中熟悉的生活景象相去甚远。当地居民的证词描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引发了关于真相的争议。

回响在瓦砾中的低语:当地人的困惑与恐惧

导弹袭击过后,穆里德克的部分建筑沦为瓦砾。行政办公楼、清真寺屋顶,以及一些民居遭到破坏。当地居民描述了袭击发生时的混乱与恐惧。一名居民回忆道,午夜时分,他们正在睡梦中,先是一架无人机出现,紧接着是三架。无人机袭击摧毁了行政办公室和清真寺的屋顶,一名坐在屋顶的官员丧生。 另一位居民则表示,恐惧在人们中蔓延,人们纷纷跑到田野和空旷地带躲避。

在当地居民看来,这个被印度指控为“恐怖训练营”的地方,并非想象中的武装分子集结地。这个综合体,官方名称为“政府卫生教育综合体”,内部包含了一所医院、两所学校、一间宿舍和一所大型宗教学校。 这里有超过3000名学生在不同的机构学习。 此外,综合体中还有80套住宅,居住着大约300人,其中大部分是政府雇员。

当地人坚称,这个地区在过去七年里一直处于政府控制之下,拥有学校、宗教学校和医院,而不是恐怖分子营地。 他们认为,这仅仅是一座清真寺,对于世界在印度袭击面前保持沉默感到不安。

历史的阴影:穆里德克与虔诚军的关联

然而,印度的指控并非空穴来风。穆里德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虔诚军”的所在地。 “虔诚军”是一个被印度和其他国家指控在印度领土上实施致命袭击的武装组织,其中包括2008年的孟买袭击事件。

穆里德克的“虔诚军”总部,被称为“穆里德克中心”或“马克兹·泰巴”,自1988年由哈菲兹·赛义德建立以来,被认为是该组织意识形态和行动的核心。 占地200英亩(约82公顷)的综合体被描述为“恐怖分子的苗圃”,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印度情报部门的关注,因为它在策划和协助针对印度的袭击中扮演的角色。 孟买袭击案的唯一活捉的袭击者阿杰马勒·卡萨布,据称也在这里接受了训练。 该综合体不仅提供武器和体能训练,还进行“宣教”和激进化活动,吸引来自巴基斯坦国内外的人员。 据称,该中心每年招收约1000名学生参加各种极端主义培训项目。

印度军方官员和外交秘书表示,他们袭击的是“恐怖分子基础设施”,导弹只击中了武装组织。 他们认为,袭击是出于“威慑和先发制人”的需要,因为巴基斯坦未能对其境内的“恐怖分子基础设施”采取“明显措施”。

真相的拼图:复杂与争议

穆里德克事件的争议在于,印度的袭击目标与当地居民的日常认知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印度方面强调该地作为“虔诚军”重要训练中心的性质,并提供了与恐怖活动相关的证据。 而当地居民则侧重于该综合体作为社区中心、教育机构和医疗设施的功能,并对袭击造成的平民伤亡表示愤慨。 巴基斯坦方面也声称,袭击造成了包括儿童在内的平民伤亡,并否认印度袭击的是军事目标。

这次袭击凸显了印巴之间长期存在的紧张关系以及对恐怖主义定义和应对方式的分歧。虽然印度将此次行动视为对恐怖袭击的必要回应,但巴基斯坦和当地居民的视角则提出了关于袭击合法性和人道影响的质疑。 真相可能并非非黑即白,而是交织着历史的复杂性、地缘政治的现实以及当地人的切身经历。穆里德克清真寺风波中的当地声音,是理解这场复杂事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醒我们,在冲突的叙事中,不应忽视那些生活在阴影下的普通民众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