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裁定:滥诉者不得再诉父亲及10企业

法庭风波:父子对簿公堂,“缠诉者”儿子的诉讼之路受阻

故事的开端:一场家族纷争

想象一下,一个曾经显赫的家族,如今却因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而备受瞩目。这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较量,更是亲情与利益、信任与背叛 intertwined 的复杂故事。这出“家庭大戏”的主角,一方是年迈的父亲,他曾是备受尊敬的前马华公会总秘书;另一方是他的儿子,他 relentless 的诉讼行为最终让他被法庭冠上了“缠诉者”的称号。这场父子之间的法律战,以及儿子针对父亲名下十家公司的诉讼,不仅耗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更将家族内部的裂痕暴露无遗。

高庭落锤:“缠诉者”的枷锁

近日,马来西亚高等法院的一项裁决,为这场漫长的法律纠纷设置了新的障碍。 高等法院宣布,Datuk Seri Andrew Kam Tai Yeow(儿子)是一名“缠诉者”(vexatious litigant)。 这意味着,他不得在未获得高等法院法官许可的情况下,在马来西亚境内对其父亲 Tan Sri Kam Woon Wah(前马华公会总秘书)及其名下的十家公司提起任何新的法律诉讼。

这项裁决是由高等法院法官 Roz Mawar Rozain 在周二发布的,并指示将此声明在宪报上公布。 法官还命令 Andrew Kam Tai Yeow 支付两万令吉的堂费给他的父亲和那十家公司。

那么,为什么法庭会做出这样的判决?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法律考量和事实依据?

诉讼的漩涡:八年法律战

这场父子之间的法律纠纷,自2017年开始,至今已持续了八年之久。 96岁高龄的父亲与63岁的儿子,在这场法律战中你来我往,法庭文件堆积如山。

据报道,家族矛盾的根源可能追溯到2017年3月7日,父亲在报纸上刊登声明, publicly disowned 并 disinherited 了儿子。 这无疑是家族关系破裂的一个重要标志,也为后续的法律纠纷埋下了伏笔。

儿子 Andrew Kam Tai Yeow 随后启动了一系列法律程序。其中包括2017年提起的一起诉讼,声称 based on 一份 alleged 的2017年1月与父亲达成的股东协议,自己拥有其中一家公司 RMDC 的股份。 虽然上诉法院在2022年裁定此案应进行审理,但认为 against 其他 corporate shareholders 没有依据。

即便审理仍在进行中,儿子却在2024年2月 based on 同一份 alleged 协议又提起了一起新的诉讼。 高等法院驳回了此案,而儿子已就此提出了上诉。

除了与股份相关的诉讼,儿子还曾 nine 次申请启动 contempt proceedings,但均告失败。 此外,他在2021年12月还曾尝试 assessment 其父亲的 mental capacity。 这起案件在2023年2月被驳回,法庭认为其 baseless, oppressive,并且是 an abuse of process。

正是儿子 relentless 的、针对父亲和其公司的多起诉讼,最终促使父亲和公司在2024年6月向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庭将儿子宣告为“缠诉者”。

法律的边界:“缠诉者”的定义与影响

“缠诉者”在法律上通常指的是那些反复提起 frivolous, harassing, or vexatious lawsuits 的人。这些人滥用法律程序,给对方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困扰,也浪费了宝贵的司法资源。

法院 declaring 一个人为“缠诉者”,是一项 serious 的措施,旨在保护司法系统的 integrity,防止其被滥用。一旦被 declared 为“缠诉者”,此人 future 的诉讼权利将受到限制,通常需要获得法院的许可才能提起新的诉讼。 这相当于给诉讼行为加了一道“过滤器”,避免无休止的、无意义的法律缠绕。

在这起案件中,法官 Roz Mawar Rozain 在她长达24页的判决书中,特别强调了父子之间持续的法律戏剧,以及这些诉讼对马来西亚法院造成的“洪水”般的压力。 这凸显了儿子诉讼行为的频繁和 repetitiveness,以及其给司法系统带来的负担。

家族财产与情感纠葛:冰山下的暗流

虽然法律层面的焦点在于“缠诉者”的定义和诉讼程序的滥用,但这起案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无疑是家族财产的分配和父子之间的情感纠葛。

父亲在报纸上公开 disowning 和 disinheriting 儿子的行为,本身就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这可能意味着父亲对儿子行为的 extreme disappointment,也可能涉及对家族企业或财产控制权的考虑。而儿子 relentless 的诉讼,claiming 股份所有权,试图 assessment 父亲的 mental capacity,都指向了对家族财产或影响力的争夺。

这样的家族纷争并非孤例。在许多富裕家庭中,财产继承和分配往往是引发矛盾的导火索。当亲情与巨额财富纠缠在一起时,原本牢固的关系也可能变得脆弱不堪。

未来展望:是终结还是新的开始?

高等法院的这项裁决,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子 future 的诉讼行为。没有法院的许可,他将无法轻易地再次将父亲和公司告上法庭。 这或许能让这场持续多年的法律战稍微降温。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这场家族纷争的彻底终结,仍是一个未知数。儿子对于 High Court 驳回他2024年新诉讼的 appeal 仍在进行中。 只要他能 convincing 法院,证明其新的诉讼有 merits,并且不是 harassing 或 vexatious 的,他依然有机会获得提起诉讼的许可。

更重要的是,法律的判决虽然能够规制行为,却难以弥合情感的裂痕。父子之间的心结,因这场漫长的法律战而越结越深,未来的关系走向令人担忧。

深刻的启示:法律与亲情的平衡

这起案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它提醒我们,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解决纠纷的工具,但并非万能。尤其在处理涉及亲情和家族利益的复杂问题时,法律的 intervention 往往伴随着情感的伤害和关系的破裂。

对于个人而言,在追求自身权益的同时,也需要审慎地考虑诉讼的成本和影响,特别是对亲情关系的破坏。 对于家庭而言,及早规划财产,清晰沟通,或许能有效避免类似的法律纠纷。

最终,法律的裁决能够划定界限,但只有理解、沟通和宽容,才能真正 healing 家族的创伤。这出法庭大戏,或许只是为我们揭示了家族纷争冰山一角,其背后关于亲情、财富、信任和和解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