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米投影转战游戏市场,大屏饱和后新出路?

巨幕下的新“视”界:极米们的游戏突围战

曾几何时,在客厅支起幕布、打开投影仪,享受超大屏幕带来的沉浸感,是许多人心中的理想生活画面。作为智能投影领域的佼佼者,极米科技凭借其在技术和产品上的创新,一度坐稳中国投影市场的头把交椅。 然而,随着大屏电视价格下探、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投影仪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调整,“量跌额降”的信号已然显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极米等厂商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游戏细分市场,正成为他们竞相“卷”入的新战场。

市场“冷”风吹,另寻暖阳

近年来,家用投影仪市场虽然保持着一定的出货量增长,但销售额却出现了下滑,这直接反映出市场正在经历价格战的洗礼。 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技术成熟带来的成本下降,另一方面则是众多品牌纷纷入局,试图分一杯羹。 传统商用投影市场也面临着智慧触控交互大屏的直接竞争。

对于极米这样的头部企业而言,虽然依旧保持着市场领先地位,但面对整体市场增长放缓、利润空间被压缩的现状,寻求新的突破口势在必行。 而游戏,这个拥有庞大用户群体和付费能力的领域,自然成为了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方向。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电竞观众,云游戏和主机游戏市场也在持续增长,这为游戏投影仪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

游戏细分市场的“诱惑”

为什么游戏对投影仪厂商如此具有吸引力?简单来说,游戏与大屏有着天然的契合度。无论是追求身临其境的角色扮演,还是需要快速反应的竞技对抗,更大、更清晰的画面都能显著提升游戏体验。 想象一下,在几十甚至上百英寸的巨幕上驰骋于游戏世界,那种沉浸感是传统显示器或小尺寸电视难以比拟的。

而且,游戏玩家对设备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例如低延迟、高刷新率和优质的画质。 这意味着游戏投影仪需要更高的技术门槛,也更能体现品牌的研发实力和产品价值,有助于摆脱低价竞争的泥潭。 对于极米这类拥有一定技术积累的厂商来说,进军游戏领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构建新的竞争壁垒。

“卷”入游戏,需要哪些“十八般武艺”?

然而,要想在游戏投影市场站稳脚跟,并非易事。游戏场景对投影仪提出了新的挑战:

  • 延迟是“天敌”: 玩游戏最怕的就是画面延迟,尤其是在竞技类游戏中,微小的延迟都可能影响胜负。因此,游戏投影仪必须具备超低的输入延迟。
  • 流畅是关键: 高刷新率能让游戏画面更加流畅,减少拖影。虽然投影仪在这方面通常不如专业电竞显示器,但厂商需要努力提升产品的刷新率表现。
  • 画质要“能打”: 游戏的画面越来越精美,玩家对画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高分辨率(如4K)、良好的色彩表现和对比度,都是游戏投影仪需要提升的方向。
  • 接口要“给力”: 游戏主机、电脑、手机等设备都需要连接投影仪,丰富的接口,特别是支持高带宽的HDMI接口,是必不可少的。
  • 专属优化必不可少: 为了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游戏投影仪通常会具备“游戏模式”,通过优化图像处理流程来降低延迟。

目前,国内已经有厂商开始着手制定游戏投影仪的技术规范,这意味着游戏投影作为一个细分市场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和标准化。 极米作为牵头单位之一,显示出其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决心。

极米的“游戏经”

作为中国投影市场的领头羊,极米在进军游戏细分市场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策略。极米一直注重技术研发,在光机设计、智能感知算法和画质优化算法等方面拥有技术积累。 这些技术可以为打造高性能的游戏投影仪提供基础。同时,极米也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可以通过已有的销售渠道和用户社区进行产品推广和用户教育。

然而,极米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有分析认为,极米在研发投入上可能相对更侧重营销。 在技术快速迭代、竞争日益激烈的投影市场,持续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同时,如何平衡高端定位与市场对性价比的需求,也是极米需要思考的问题。

未来的游戏“视”界

大屏市场远未到“饱和”的终点,而是进入了一个寻求差异化和专业化的新阶段。 游戏细分市场为投影仪厂商提供了一个充满潜力的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游戏投影仪有望在延迟、刷新率、画质等方面有更出色的表现,更好地满足核心游戏玩家的需求。

对于极米们而言,“卷”游戏细分市场,不仅仅是推出几款带有“游戏模式”的产品,更需要深入理解游戏玩家的需求,从硬件性能、软件优化到内容生态构建全方位发力。这需要持续的技术投入、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以及与游戏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

在这场巨幕下的游戏突围战中,谁能真正抓住玩家的心,提供极致的游戏体验,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