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重重:家属为何驳斥“自导自演”说法,直指警方调查延迟?
一起失踪案,却牵扯出针对反贪污委员会(MACC)的诉讼,案情的发展如同一团迷雾,令人难以看清真相。在这起备受关注的拿汀斯里帕梅拉·凌(Pamela Ling Yueh)失踪案中,一个令人费解的说法浮出水面——她可能“自导自演”了这场“绑架”。然而,帕梅拉·凌的家人对此强烈反驳,称这一说法不过是转移视线的“烟雾弹”,旨在掩盖警方在调查初期可能存在的延迟和失误。
事件回溯:失踪前的诉讼涟漪
帕梅拉·凌的失踪发生在四月九日,当时她正乘坐电召车前往反贪污委员会布城总部,原定是就一宗洗钱案接受调查。然而,她的车辆遭到不明人士拦截,随后她便失去了联系。同日,她的律师在她未能按时出现后立即报了警。令人关注的是,帕梅拉·凌的失踪,距离她向反贪污委员会提出司法审查申请仅仅两天。在这份申请中,她详细阐述了她对反贪会存在滥权行为的指控。 家人认为,她选择在此时“人间蒸发”,与她对反贪会采取法律行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自导自演”的质疑:家人提出的反驳
警方在调查过程中,未排除帕梅拉·凌可能“自导自演”失踪的可能性。然而,帕梅拉·凌的家人通过律师桑吉特·考尔·迪奥(Sangeet Kaur Deo)发表声明,对这一说法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首先,家人强调帕梅拉·凌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其中一个孩子患有严重的疾病,需要定期治疗。家人反问道,一个深知孩子病情严重性、知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致命的母亲,怎么会选择抛下自己的孩子? 这种行为模式与一位负责任母亲的形象严重不符,让“自导自演”的说法显得站不住脚。
其次,帕梅拉·凌此前已经配合反贪会的调查,前后接受了至少九次的讯问。 家人质疑,如果她真的想“消失”,为何不在更早的时候就采取行动,而偏偏选择在已经配合了多次调查之后?这种时间点上的巧合,更像是某种被迫的中断,而非主动的策划。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家人认为,如果帕梅拉·凌是“自导自演”,为何偏偏选择在她对反贪会提出司法审查申请,详细列出滥权指控的两天后失踪? 家人认为,她在司法审查申请中已经表明了直面反贪会的决心,此时的失踪更像是对她采取法律行动的一种回应或阻挠。
“烟雾弹”的指控:矛头指向警方调查
帕梅拉·凌的家人直言不讳地指出,警方提出的“自导自演”理论,缺乏任何依据。 他们认为,这更像是一种“烟雾弹”,目的是转移公众对警方在调查初期阶段可能存在的延迟或忽略关键侦查步骤的关注。
家人提出的疑问包括:警方是否认真调查了参与绑架的车辆,其中包括使用了克隆车牌的车辆? 帕梅拉·凌在失踪当天乘坐电召车,有闭路电视记录显示有多达五辆车辆参与了拦截。 这些车辆的追踪和调查进展如何?此外,家人还询问警方是否检查了帕梅拉·凌位于蕉赖的临时住所的闭路电视录像,以确定她是否被跟踪? 这些都是在绑架或失踪案初期至关重要的侦查环节。家人认为,警方未能提供关于这些关键调查步骤的明确信息,反而抛出“自导自演”的说法,令人不得不怀疑其背后的真实意图。
至今,帕梅拉·凌的失踪已经一个月,仍没有任何绑匪提出赎金要求。 这也让整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一般的绑架案通常伴随着赎金的要求,而在这起案件中缺乏这一环节,也让“自导自演”的说法显得更加缺乏逻辑。
司法审查的背景:权力的审视
帕梅拉·凌针对反贪污委员会提出的司法审查申请,无疑是这起事件中一个重要的背景因素。司法审查是一种法律程序,允许法院审查行政机构的决定和行为是否合法。帕梅拉·凌通过这一法律途径,试图挑战反贪会在调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滥权行为。这表明她此前一直在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与反贪会之间的争议。她的失踪紧随其后,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二者之间的关联。
家人的坚持与呼吁:追寻真相
面对警方的“自导自演”说法和可能存在的调查延迟,帕梅拉·凌的家人并没有选择沉默。他们通过律师公开表达质疑和不满,坚称“自导自演”的说法是转移视线的策略。 家人坚持认为,帕梅拉·凌是无辜的,她不可能做出抛弃患病孩子、放弃司法途径的举动。他们强烈呼吁警方能够更积极地展开调查,彻查参与绑架的车辆、检查闭路电视记录等关键证据,尽快找到帕梅拉·凌,查明事件的真相。
悬而未决的谜团:真相何时大白?
帕梅拉·凌的失踪案,在“自导自演”说法的干扰下,变得更加复杂。家人的强烈反驳,以及他们对警方调查进展的质疑,都为这起事件蒙上了一层阴影。这究竟是一起精心策划的绑架案,还是一场背后有更深层次原因的失踪?“自导自演”的说法是否真如家人所言,是转移视线的“烟雾弹”?在真相大白之前,所有的猜测都只能是猜测。这起涉及司法机构、个人权利和家庭安危的案件,无疑需要更透明、更彻底的调查,才能拨开迷雾,还原事实。只有找到帕梅拉·凌,才能最终揭晓所有的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