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押注无开挖技术,告别道路挖掘时代

马来西亚:告别“开膛破肚”,地下基建迎来无开挖时代?

想象一下,城市道路不再动辄被挖得千疮百孔,交通不再因为修缮地下管线而长时间拥堵,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因此少了很多不便。这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马来西亚正大力发展的非开挖技术所描绘的未来图景。马来西亚正积极拥抱这项技术,将其视为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

地下静默的革命:什么是无开挖技术?

传统的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往往意味着在地面上进行大规模的开挖,就像给城市做一场“开膛破肚”的手术。而“无开挖技术”,顾名思义,则是一系列无需或只需极少量开挖就能完成地下工程的方法。它包括水平定向钻进(HDD)、微型隧道掘进、管道内衬修复(CIPP)等多种技术。 简单来说,这些技术就像是给地下管线做“微创手术”,极大地减少了对地面环境和交通的干扰。

这项技术并非新生事物,早在几十年前,英国就开始采用非开挖技术来修复铸铁管道。 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无开挖技术已成为一种高效、经济且环保的地下工程解决方案。

为什么是无开挖技术?马来西亚的“大赌注”

马来西亚之所以大力推广无开挖技术,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和明确的目标。副总理兼能源转型与水务转型部长拿督斯里法迪拉·优素福强调,马来西亚致力于扩大采用非开挖技术,将其作为发展可持续和低影响基础设施战略的一部分。

  • 告别拥堵与尘嚣:减少地面干扰。 传统的开挖施工对城市交通、周边社区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干扰。 无开挖技术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面开挖,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降低噪音和空气污染,提升公众的生活品质。 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尤为重要。
  • 保护城市命脉:减少对现有设施的破坏。 地下管线密布,传统的开挖方式极易损坏现有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导致服务中断,引发公众不满甚至法律纠纷。 无开挖技术能在不干扰现有设施的情况下进行新建或修复,保障城市“生命线”的正常运行。
  • 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马来西亚将非开挖技术视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并将其纳入“AIR 2040”等长期战略规划中,旨在改造水务服务行业,实现老化管线的修复和智能水务解决方案的整合。 这表明政府对无开挖技术的高度重视和长远布局。
  • 效率与成本的平衡:更快、更安全、更经济。 虽然某些无开挖技术的初期成本可能略高,但从长远来看,通过减少道路修复、降低劳动力需求以及避免因交通中断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开挖技术往往更具成本效益。 它可以实现更快、更安全的地下设施建设。
  • 环境友好的选择:守护自然景观。 无开挖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尤其在靠近河流、森林或公园等敏感区域进行施工时,其环保优势更加突出。

马来西亚能源转型与水务转型部通过其下属的污水处理服务部门,已经在巴生谷地区实施了多个区域性污水处理项目,这些项目成功地将数百万家庭连接到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提高了污水排放标准,保护了河流。 在这些项目中,非开挖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顶管技术使得在城市和拥堵地区铺设污水管线成为可能,且对地面干扰极小。

技术的魅力:无开挖手段的多样性

无开挖技术是一个大家族,旗下拥有众多各怀绝技的成员,应对着不同的地下工程挑战:

  • 水平定向钻进(HDD): 这种技术就像是给地下安了一双“透视眼”和一只“灵巧手”,可以在地表发射钻头,在地底按照预设的轨迹蜿蜒前行,避开障碍物,最终到达指定位置,然后回拖管道。 它特别适用于穿越河流、道路、建筑物等障碍物,在铺设光缆、水管、燃气管道等方面应用广泛。
  • 微型隧道掘进: 这种技术常用于较大直径管道的铺设,通过小型盾构机在地下掘进,同时推进管节,形成地下通道。 它在城市排水、排污等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管道内衬修复(CIPP): 对于老化的地下管线,与其全部挖出更换,不如给它“穿一件新衣”。CIPP技术通过将浸有树脂的软管拉入或吹入旧管道内,然后固化形成一层坚固的“内衬”,修复管道的结构性缺陷,延长使用寿命。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程效率,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极大地减少了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马来西亚对这些技术的积极采纳和推广,体现了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追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前进的挑战与机遇:并非一帆风顺的旅程

尽管无开挖技术优势显著,但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某些技术的初期投资相对较高,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 此外,复杂的地下地质条件也可能对施工造成影响。

然而,马来西亚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正积极应对这些挑战。马来西亚非开挖技术协会(MATT)的成立,旨在汇聚行业内所有利益相关者,推广无开挖技术,促进行业交流与知识共享,并提供专业培训。 通过举办“亚洲非开挖技术展”等活动,马来西亚为国内外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共同探讨技术发展、分享经验、解决难题。 马来西亚水务协会、污水处理服务部门和公共工程部门等重要机构的支持,进一步凸显了政府对无开挖技术发展的重视。

此外,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高科技也在逐步应用于地下施工领域,有望进一步提升无开挖技术的效率和安全性。 虽然集成这些新技术需要周密的规划,马来西亚可能还需要时间来完全适应,但从长远来看,其带来的益处——更高的工人安全性、项目效率提升以及探索更复杂隧道系统的能力——将有助于增强马来西亚在全球基建领域的竞争力。

憧憬无开挖的未来:城市生活的静谧与高效

马来西亚对无开挖技术的“大赌注”,正在逐步改变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面貌。从减少交通拥堵到保护环境,从提高工程效率到保障城市“生命线”的畅通,无开挖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提升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马来西亚,将越来越多地告别尘土飞扬的开挖现场,迎来地下工程静默而高效的新时代。这座东南亚国家正以实际行动证明,拥抱创新科技,才能更好地建设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