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入胜的开场
智能驾驶,曾经是未来汽车最闪耀的标签,是新势力们引以为傲的“杀手锏”。然而,不知何时起,“智驾”似乎成了一个敏感词。在广州的新能源汽车门店里,销售们谈及智能驾驶时变得小心翼翼,甚至不再主动提起。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转变?当智能驾驶的“光环”不再耀眼,新势力们又开始讲述怎样的“新故事”来吸引消费者?
智能驾驶,从“神坛”到“辅助”
智能驾驶技术飞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从辅助驾驶到自动泊车,再到车联网,智能汽车搭载的高精度传感器、先进控制装置和智能决策系统,让驾驶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然而,伴随技术“狂飙”的是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风险。技术故障频发、安全保障不足,以及部分车企对智能驾驶功能的过度宣传,导致消费者误以为车辆已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甚至出现“脱手脱眼”等危险行为,酿成多起交通事故。
这些触目惊心的事故,让监管部门开始收紧对智能驾驶宣传的监管。工信部为过度的智驾宣传画下红线,车企们也迅速做出调整。曾经响亮的“智驾”字眼,被更审慎的“辅助驾驶”所取代。小米、蔚来、理想等新势力纷纷在其官网和宣传物料中更改了相关描述,将“智驾”降级为“辅助驾驶”。 小米甚至将车内的“智驾按键”直接改名为“辅助驾驶按键”。 即使是仍在宣传“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品牌,也在底部小字中注明“仅为辅助驾驶而设计,并非自动驾驶”。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文字游戏,更是市场和技术发展阶段的真实写照。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当前国内量产的智能汽车大多仅达到L2级辅助驾驶水平,驾驶员仍是车辆安全的责任主体。 过度宣传与实际技术水平之间的落差,以及因此引发的安全问题,使得“智驾”的形象受损,消费者对其信任度也受到影响。
销售话术的“乾坤大挪移”:从技术炫技到场景描绘
在“智驾”光环褪去后,新势力门店的销售们不再将智能驾驶作为最核心的卖点。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开始转向讲述更贴近用户日常需求的“新故事”。这些新故事围绕着智能座舱、设计美学、舒适体验、品牌生态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展开。
智能座舱成为新的焦点。销售们会着重介绍大屏幕的功能、语音交互系统的便捷性、丰富的娱乐内容以及个性化的设置选项。他们强调智能座舱如何提升驾驶乐趣和乘坐舒适度,营造出“第三空间”的沉浸感。
设计美学和内饰质感也被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新势力车型往往拥有独特的外观设计和精致的内饰,销售们会详细讲解设计理念、材质选择以及工艺细节,以此来打动对汽车颜值和品质有追求的消费者。
舒适体验同样重要。座椅的材质和功能、悬挂系统的调校、车内空间的布局等,都成为销售们可以娓娓道来的细节。他们会邀请客户亲身体验,感受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表现,以及长途驾驶的舒适性。
品牌生态和售后服务也成为新的竞争力。一些新势力品牌构建了独特的社区文化和生态体系,销售们会强调加入品牌大家庭能够获得的专属权益和服务,例如积分商城、车友活动、上门维护等。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和便捷的维修保养流程,也能打消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销售们完全回避智能辅助驾驶。当客户主动询问时,他们会进行介绍,但措辞会更加严谨和保守,强调其辅助作用,避免给出可以完全解放双手的暗示。 他们会结合具体的驾驶场景,例如高速巡航、拥堵路段跟车、自动泊车等,来展示辅助驾驶的实用性,但不再将其拔高到“自动驾驶”的高度。
政策导向与产业发展:广州“智车之城”的雄心
尽管智能驾驶的宣传趋于谨慎,但这并未阻碍技术本身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广州正积极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新能源化转型,力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车之城”。
广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根据《广州市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广州力争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量超150万辆,L2(含)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新车占比超过80%,L3(含)以上级别新车占比超过20%。
政策的支持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对新能源汽车新车型导入及量产的奖励,对自动驾驶车型开发应用的支持,以及对开展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车辆的测试费用及认定检测费用给予支持等。 此外,广州还支持建设检验检测、设计、交易、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的支撑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间的合作也在深化。例如,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成立了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将打造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搭载华为的智能驾驶软件、智能座舱等解决方案。 这表明,即使宣传策略有所调整,车企在技术研发和应用上的投入并未减少,而是更加注重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
挑战与未来:务实前行,回归价值本质
“智驾”宣传的退烧,既是市场和监管环境变化的结果,也是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它提醒着车企,技术固然重要,但不能脱离实际应用和消费者认知。过度承诺、虚假宣传最终只会损害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任度。
未来的竞争,将不再仅仅是“智驾”功能的堆砌和比拼,而是对产品综合实力的考验。那些能够在智能座舱、设计、舒适性、品牌服务等方面提供差异化价值,并建立良好用户口碑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时,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不会停滞。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法规的逐步完善,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有望逐步落地。 但届时,消费者也将更加理性,更加关注技术的实际表现、安全可靠性以及法规的保障。
总结:新故事,新起点
广州新势力门店销售们话术的转变,折射出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调整。从过度强调“智驾”,到回归产品本身和用户价值,这是一个更加务实和健康的趋势。
当“智驾”的光环暂时褪去,新势力们开始讲述关于智能座舱的便捷、设计美学的独特、驾乘体验的舒适以及品牌服务的贴心等“新故事”。这些故事或许没有曾经的“智驾”那般具有颠覆性,但它们更贴近消费者的日常需求,更容易引发共鸣。
未来,智能驾驶依然是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其推广和应用将更加注重安全、可靠和用户体验。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购车决策也将更加多元化,不再被单一的“智驾”概念所左右,而是综合考量产品的各项性能、品质和服务。这场“新故事”的讲述,或许正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迈向成熟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