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相依斯迈录供近6小时完成

前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近日备受关注,原因是他前往马来西亚反贪污委员会(反贪会)总部,配合一项涉及贪污和洗钱的调查录取口供。 这并非他首次与反贪会打交道,一系列的调查和问话,让这位前国家领导人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历时近六小时的问话,究竟揭示了什么? 背后的案情又指向何方?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

漫长的六小时:时间线与表象

根据报道,前首相依斯迈沙比里于星期三(5月7日)下午5时左右离开反贪会总部,结束了当天长达近六小时的问话。 他是于当天上午10时54分抵达反贪会总部的。 这次问话是他配合反贪会调查“大马一家”计划宣传和公关费用涉嫌贪污和洗钱案件的一部分。 MACC首席专员丹斯里阿占巴基早前曾表示,针对依斯迈沙比里的调查已经完成了15%到20%。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依斯迈沙比里第一次因相关案件被传召。 早在今年三月,他就曾多次前往反贪会录口供。 甚至,在今年三月初,反贪会曾因他健康问题而推迟问话,并表示将向其医生了解情况,以确认他是否适合接受问话。 这一系列的问话,凸显了案件的复杂性和调查的深入程度。

调查核心:“大马一家”计划的资金疑云

此次反贪会调查的核心,直指依斯迈沙比里在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担任首相期间,“大马一家”计划(Keluarga Malaysia)的宣传和公关费用。 调查涉及资金的获取和使用是否涉及贪污和洗钱。

“大马一家”是依斯迈沙比里任内提出的倡议,旨在促进国民团结和福祉。 然而,与其相关的宣传和公关活动的巨额开支,如今却成为了反贪会调查的焦点。 调查依据的法律包括《2009年反贪会法令》和《2001年反洗黑钱、反恐怖主义融资和非法活动收益法令》。

冰山一角:案件的关联与进展

这起针对“大马一家”计划资金的调查,并非孤立事件。 此前,反贪会在调查过程中曾有惊人发现。 今年三月,反贪会首席专员阿占巴基证实,在一次突击检查中,在一个安全屋发现了约1亿7千万令吉的现金(各种货币)和16公斤的金条。 这一发现,无疑为案件增加了更多的疑点,也扩大了调查范围。

据消息人士透露,这笔巨额现金的发现,促使反贪会更加深入地审查相关文件。 这也是依斯迈沙比里被多次传召问话的原因之一,因为调查人员需要查阅数百份文件,其中包括他近期提交的资产申报表。

除了依斯迈沙比里本人,已有四名他的前助理被反贪会逮捕,其中包括两名拥有“拿督”头衔的人士。 他们在被扣留后已获准保释。 这些前助理的涉案,进一步表明了这起案件可能牵涉到依斯迈沙比里周围的圈子。

反贪会首席专员阿占巴基曾表示,调查不仅涉及“大马一家”相关的文件,还基于最新的信息或“新名单”,以及反贪会的线报。 他也证实,依斯迈沙比里在调查中是一名嫌犯。 这意味着,调查正在多方面展开,并可能牵扯出更多内情。

健康状况与调查进程:插曲与考量

在调查过程中,依斯迈沙比里的健康状况曾引起关注。 今年三月,他因健康问题而推迟了原定的问话。 反贪会当时表示,将与他的医生沟通,以确认他的健康状况是否允许他接受问话。 报道称,他曾因高血压入院。 虽然健康问题导致问话一度推迟,但调查并未因此停止,反贪会仍在继续收集证据和信息。

尚未落幕的故事:等待真相大白

历时近六小时的问话,只是这起复杂案件调查过程中的一个片段。 前首相依斯迈沙比里的配合调查,是司法程序的一部分。 尽管调查仍在进行中,尚未有最终结论,但这起案件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对马来西亚的政治生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马一家”计划的初衷是美好的,但与其相关的资金使用问题,如今却蒙上了一层阴影。 反贪会的深入调查,体现了政府打击贪污的决心。 然而,在调查结果出炉之前,任何人都应被视为清白的。

这起案件的最终走向,将取决于反贪会收集到的证据以及后续的法律程序。 无论结果如何,它都将成为马来西亚反贪史上的一个重要案例,提醒着每一位公职人员,权力的行使必须接受监督,资金的使用必须公开透明。 我们期待着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也希望这起案件能够为马来西亚的廉政建设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