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中小企业数字化进程缓慢,5000万补助成效待察

数字化浪潮下的奋力前行:马来西亚中小企业的挑战与机遇

在当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对于作为经济中坚力量的中小企业而言,这条转型之路并非坦途。即便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和科技巨头的技术助力,许多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马来西亚数字部长哥宾星曾多次强调中小企业数字化的重要性,指出人工智能等技术能显著提升生产力并降低运营成本,并表示政府正通过各种措施支持中小企业采纳技术服务以发展数字经济,包括技术资金支持、商业配对以及市场准入便利和财政支持等举措。

拨开迷雾:为何巨额补助仍未能完全点燃数字化热情?

政府深知数字化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也为此付出了真金白银。例如,马来西亚政府在2024年预算中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迈达尼数字化补助金,拨款1亿令吉,通过马来西亚数字经济机构(MDEC)提供高达5000令吉的补助金,旨在惠及超过2万家中小企业。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也拨款5000万令吉作为中小型企业和商贩数字化的补助金。 此外,MDEC也启动了多项计划加速全国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在槟城取得了初步成效,向当地符合条件的MD地位公司发放了3096万令吉的补助。 近期,政府更是启动了一项15亿令吉的基金,旨在加速全国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MSMEs)的数字化转型,由MDEC在数字部领导下通过战略性公私合作推动。 然而,即使面对高达5000令吉的配套补助金(限额10万家中小企业),以及谷歌、AWS、字节跳动、英伟达和微软等科技巨头承诺的巨额投资和提供的技术支持,仍有相当比例的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在数字化方面进展缓慢。哥宾星在不同场合指出,尽管大多数马来西亚中小企业拥有互联网接入,但它们在先进数字技术方面的投资仍然很低。 根据2025年初的数据,超过60%的马来西亚企业,相当于超过65万家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仍处于数字化的基础阶段,尚未完全接受技术应用。

症结所在:数字化转型的深层阻碍

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马来西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步伐?问题并非单一,而是多层面交织的结果。

缺乏认知与知识的壁垒:许多中小企业主对数字化转型缺乏全面认识,不清楚从何入手,也不知道需要投入多少资源。 这种认知上的不足导致他们在面对数字化时望而却步,犹豫不决。

技术与人才的短板:数字化转型需要相应的技术基础和具备数字技能的人才。然而,部分东南亚国家存在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数字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软件工程、数据挖掘等领域,这极大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进程。 许多中小企业在融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时,也面临缺乏专业知识和成本高昂的困难。

资金之外的挑战:尽管政府提供了补助金,但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投入不仅仅是技术采购,还包括人员培训、流程再造等,这些隐性成本可能超出中小企业的预算。 此外,一些中小企业可能对现有的融资方案知之甚少。

“试点困境”的泥淖:部分中小企业虽然开始进行数字化试点,但由于工作量大、耗时长,且回报周期不确定,最终陷入“试点困境”,未能实现深度应用。

畏难情绪与生存压力:对于许多中小企业而言,生存是首要任务。面对高投入、回报周期长且充满未知数的数字化转型,它们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选择维持现状。

区域发展的差距:东南亚地区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一些国家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也影响了区域内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破局之路:多方协力共促数字化腾飞

要真正推动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腾飞,需要政府、企业、科技公司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持续加码,精准滴灌:除了提供资金补助,政府还需要进一步简化申请流程,提高补助金的可及性。 此外,可以针对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和技术指导。 政府也需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区域间的数字鸿沟。 马来西亚数字部长哥宾星表示,为了促进对数字领域的投资,数字部将向财政部发送一份关于2025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提议清单,重点针对关税优惠,以鼓励中小企业应用技术服务。

提升认知,赋能人才:通过教育培训、研讨会、成功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提升中小企业主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和理解,帮助他们认识到数字化的长期价值。 同时,加强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MDEC推出的面向公众的AI基础课程已吸引了超过100万国民参与,这有助于提升整体社会的数字素养。

搭建平台,促进合作:鼓励科技公司与中小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易于使用、成本可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政府或行业协会可以搭建平台,促进科技公司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对接与交流,推动商业配对。 MDEC也通过其AI计划成功将140家AI解决方案提供商纳入马来西亚数字AI生态系统,这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

突出价值,增强信心:强调数字化转型在提升生产力、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增强竞争力等方面的实际效益,用成功的案例增强中小企业转型的信心。 例如,雪州政府通过电子市集活动和优惠券助力,一些参与商家的营业额显著增长,这都是数字化的直观回报。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引导中小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分阶段的数字化转型计划,从易到难,逐步深入,避免“一口吃成胖子” unrealistic的目标,降低畏难情绪。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投入和耐心。尽管面临挑战,但马来西亚中小企业正逐步认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并在政府、科技公司和各方的共同推动下,努力克服障碍,迈向数字化未来。

展望未来:数字化的星辰大海

可以预见,随着政府持续的政策支持、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中小企业自身认知的提升,马来西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将会加速。 强制实施电子发票等措施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采用数字化工具。 谷歌、AWS等大型科技公司的投资承诺也将带来更多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 当更多中小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不仅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也将为马来西亚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最终实现国家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正重塑商业格局,为中小企业带来提高生产力、降低运营成本、获得先进技术从而保持竞争力的巨大机遇。 抓住这些机遇,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将在数字经济的星辰大海中,扬帆远航,驶向更加 Guangming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