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去哪儿了?AI来揭秘

探索“大胆国资”:科技创新的关键引擎与深圳的先锋实践

在当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胆国资”这个概念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在科技创新领域,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追求绝对保值增值的国有资本,而是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敢于承担风险,积极投向高风险、高潜力的早期科技项目,特别是那些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硬科技领域。那么,“大胆国资”究竟在哪里?它又将如何影响中国的创新格局?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破旧立新:为何需要“大胆国资”?

长期以来,国有资本在投资领域面临着“保值增值”的硬性考核约束,这使得许多国资机构更倾向于投资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项目,对于早期、高风险但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科技创新项目往往望而却步,形成了“宁可错过,不担过错”的心态。这种谨慎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本对科技创新的赋能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需要有更具冒险精神的资本力量来支持那些“九死一生”的颠覆性创新。

中央层面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近年来,党和国家多次强调发展风投创投,壮大“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并要求完善国有资金的出资、考核、容错和退出机制。国务院国资委也明确提出支持国有企业“大胆试错”,特别是在科技创新领域。 这为“大胆国资”的出现奠定了政策基础。

深圳先行:点燃“大胆资本”的火焰

在全国范围内,深圳无疑是“大胆国资”概念的先行者和积极实践者。这座以创新闻名的城市,拥有雄厚的政府引导基金和国有资本基础,具备“大胆先试”的条件。

2024年10月,深圳市委金融办发布《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公开征求意见稿)》,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提出了“大胆资本”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引领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重要政策导向。 这一举措立即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深圳的“大胆资本”主要指向各级国有创投资本,其核心在于鼓励国资基金“大胆试错”。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深圳在政策层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

  • 完善容错免责机制: 探索构建投资容错和尽职免责制度,实行差异化考核监督,减轻国有资本参与科技创投的顾虑,破解“宁可错过,不担过错”的现实困境。
  • 优化基金考核方式: 对于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等初早期基金,探索取消返投时序进度、资金规模等要求,将基金存续期延长至15年,更契合科技创新投资的长周期特点。
  •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引导“大胆资本”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支持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发展。

深圳“大胆资本”的提出,是响应国家战略、破解国资创投困局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国资的引领,撬动社会资本大胆参与,共同推动产业科技蓬勃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国资创投的版图:谁是“大胆”的主力军?

“大胆国资”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而是分散在各级政府引导基金、国有企业以及市场化运作的国资创投机构中。可以这样理解,“大胆国资”是一种被赋予了“大胆试错”精神和相应政策支持的国有资本。

在中国一级市场,国资早已成为绝对的主力军。根据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的五年里,每3家企业中,就有一家企业获得了国资机构的直接投资。 国资的主体构成复杂多样,包括:

  • 政府类资本: 各级财政、国资委、发改委等部门设立的母基金、引导基金和直投基金。 例如,深圳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累计实缴出资超过1500亿元,撬动资本近5000亿元,设立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矩阵”。 杭州资本也运营着两大千亿级母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科创以及投强、投大、投产业。
  • 央企、国企性质的资本: 这些资本遍布产业链上下游,更带有企业战略性质,服务于其自身的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
  • 市场化运作的国资创投机构: 一些相对成熟的国资背景创投机构,如深创投、达晨财智、元禾控股等,它们在遵循国有资本管理要求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市场化投资模式。 深创投集团等机构也在通过“耐心资本”的方式扶持科创企业。

尽管国资体量庞大,但此前在“投早投小”方面的成效有待提升,近五年来,仅有约三成的投资事件流向早期阶段。 这也再次凸显了推动“大胆国资”发展的重要性。

前路漫漫:挑战与展望

“大胆国资”的出现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在鼓励大胆投资与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之间取得平衡,是需要持续探索和完善的关键问题。虽然容错机制的建立为“大胆试错”提供了政策“撑腰”,但要真正发挥“大胆资本”的积极作用,还需要:

  • 做到胆大心细: “大胆资本”不是盲目的冒险,而是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容忍一定失败率的理性试错。需要加强对具有潜力的初创企业的识别能力,注重风险和回报的平衡。
  • 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 在遵循国有资本监管要求的同时,探索更灵活、高效的投资决策流程,避免漫长的决策周期导致错失投资良机。
  • 构建系统性支持体系: 鼓励创新尝试与大胆投资,仅仅依靠容错机制可能不够,还需要构建一个系统性的支持体系,包括人才、技术、政策等多方面的协同。
  • 平衡国资监管与市场化需求: “大胆资本”需要平衡国资监管的合规性要求与市场化投资的灵活性需求,强调容错机制的重要性。

可以预见,“大胆国资”作为一股重要的资本力量,将在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圳的先行实践将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大胆国资”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最终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未来的中国创新图景,必将有“大胆国资”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