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大臣:清真寺瓦合甫地须登记MAIPk避纠纷

为何霹雳州务大臣强调清真寺、祈祷室的瓦加夫土地必须注册到MAIPk?

土地,承载着历史与信仰的重量,特别是那些被捐赠用于宗教用途的瓦加夫(Waqf)土地。它们是穆斯林社群共同的财富,旨在支持清真寺、祈祷室、宗教学校等公益事业。然而,这片神圣的土地,有时也会面临意想不到的挑战——产权纠纷。为何会发生纠纷?又为何霹雳州务大臣拿督斯里沙拉尼·莫哈末(Datuk Seri Saarani Mohamad)会特别强调,所有清真寺、祈祷室的瓦加夫土地必须注册到霹雳州伊斯兰宗教及马来习俗理事会(MAIPk)名下,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争端?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现实考量和法律逻辑。

神圣的捐赠,现实的难题

瓦加夫,在伊斯兰教义中是一种持续性的慈善行为,将财产捐赠出来用于公益目的。这种捐赠行为充满了善意和信仰的力量,本应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永恒资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的捐赠者可能已经离世,其后代或相关方可能对土地的权属产生不同的看法,从而引发纠纷。

霹雳州务大臣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他特别提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案例:位于吉辇(Kerian)的Ar-Ridwan Jamek清真寺,竟然面临着土地所有权属于非穆斯林个人的困境。这座清真寺原本建在瓦加夫土地上,但令人震惊的是,捐赠者的孙子竟然将部分土地出售给了第三方,而这部分土地最终被登记在一个非穆斯林买家的名下,现在买家对土地提出了所有权主张。这个案例生动地揭示了瓦加夫土地未妥善管理和注册所带来的巨大风险,不仅可能导致清真寺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更可能损害信徒的感情和宗教权益。

注册的重要性:未雨绸缪,定分止争

正是为了避免类似Ar-Ridwan Jamek清真寺这样的悲剧重演,霹雳州务大臣才迫切呼吁所有尚未将瓦加夫土地注册到MAIPk名下的清真寺、祈祷室和宗教学校尽快完成注册。将瓦加夫土地注册到MAIPk名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政程序,更是为了赋予这些土地明确的法律地位,并由专业的宗教机构进行管理和保护。

MAIPk作为霹雳州伊斯兰事务的最高机构,拥有管理和监督瓦加夫财产的法定职责。将瓦加夫土地注册到MAIPk名下,意味着这些土地的法律所有权归属于MAIPk,从而确保土地的用途始终符合捐赠者的初衷,即用于伊斯兰公益事业。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 确立明确的法律所有权: 注册后,瓦加夫土地的产权将清晰地归属于MAIPk,这在法律上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防止任何个人或团体对土地提出非法的主张。
  • 避免继承纠纷: 未注册的瓦加夫土地,在原捐赠者去世后,其继承人可能对土地的归属产生争议,甚至如Ar-Ridwan Jamek清真寺案例所示,出现出售瓦加夫土地的情况。注册到MAIPk名下则彻底排除了继承人对瓦加夫土地的所有权。
  • 专业的管理与发展: MAIPk拥有专业的法律和管理团队,能够确保瓦加夫土地得到妥善的管理和有效利用,例如用于建设或修缮清真寺、学校,或通过符合教义的方式进行投资,从而产生收益回馈给穆斯林社群。
  • 防止非法侵占: 清晰的产权登记能够有效防止外部人员或组织对瓦加夫土地进行非法侵占或开发。

霹雳州务大臣指出,目前州行政议会已经批准了许多瓦加夫土地的注册申请,但这还不够,仍有部分清真寺、祈祷室和宗教学校尚未完成注册,这无疑是潜在的风险。

亡羊补牢:赎回被售土地的决心

面对Ar-Ridwan Jamek清真寺的困境,霹雳州政府展现了积极解决问题的决心。沙拉尼·莫哈末表示,州政府计划动用霹雳州所有清真寺星期五聚礼的捐款来赎回这块被出售的清真寺土地。这块土地的估价约为180万令吉。这一举措虽然是应对燃眉之急的亡羊补牢之策,但也体现了州政府和穆斯林社群对保护瓦加夫财产的重视。通过集体捐款赎回土地,不仅是挽回经济损失,更是维护伊斯兰瓦加夫制度尊严和神圣性的象征。

瓦加夫土地管理的挑战与未来

Ar-Ridwan Jamek清真寺的案例并非孤例,瓦加夫土地管理在全球各地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例如所有权和注册问题、资金限制、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以及被非法占用等。霹雳州务大臣的强调,正是在提醒我们,瓦加夫土地的妥善管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未来,除了积极推动现有瓦加夫土地的注册工作,还需要加强对穆斯林社群关于瓦加夫制度和土地注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瓦加夫意识。同时,MAIPk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其在瓦加夫土地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确保每一寸瓦加夫土地都能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真正实现瓦加夫利泽社群、福泽后代的宗旨。霹雳州务大臣的发言,如一声警钟,敲响了加强瓦加夫土地管理的必要性,也为未来瓦加夫事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