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英促政府冻结税电费 助中小企抗美贸易战冲击

中小企业,大国博弈下的风暴眼:林冠英为何疾呼冻结涨价潮?

在全球经济变幻莫测的当下,即便是看似遥远的国际贸易摩擦,也能如蝴蝶效应般引发连锁反应,深刻影响着每一个经济体的肌理。马来西亚的中小企业(SMEs),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此刻正面临一场由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潜在风暴。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来西亚的政治人物、峇眼国会议员林冠英发出了迫切的呼吁,促请政府冻结一系列可能增加企业成本的政策,以期为中小企业构筑一道防护墙。

风雨欲来:美国关税的阴影

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更是频繁挥舞关税大棒。根据报道,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4月对马来西亚进口商品征收了24%的“对等关税”,作为其更广泛的贸易政策一部分,该政策还包括对大多数其他国家进口商品征收10%的普遍关税。虽然目前普遍关税有一个90天的暂停期,但这24%的关税已然给马来西亚的出口产业带来了直接的冲击。

美国是马来西亚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双边贸易额巨大,主要涉及能源、化工、食品、物流和高科技等领域。 美国加征关税,意味着马来西亚对美出口的商品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这将直接影响到相关行业,尤其是那些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可能面临订单减少、利润下滑甚至被迫缩减规模的困境。

中小企业的脆弱与重要性

中小企业在马来西亚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更是创新的源泉和经济活力的体现。林冠英在国会中警告,如果政府不提供支持,中小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可能会从目前的水平下降到仅35%。 这个数字令人警醒,一旦中小企业大面积受创,马来西亚的整体经济增长势必受到严重拖累,甚至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中小企业往往资金和资源相对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面对突如其来的外部冲击,它们不像大型企业那样拥有雄厚的资金储备和多元化的市场渠道来分散风险。关税增加带来的成本压力,加上国内运营成本的上升,可能成为压垮这些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林冠英的药方:冻结涨价潮

面对美国关税带来的挑战,林冠英提出了具体的应对建议,其核心在于减轻企业的运营成本负担。他强烈呼吁政府暂停所有可能增加行业财务压力的提案。

他提出的关键措施包括:

  • 冻结增税计划: 任何计划中的税收增加都应暂停,以避免进一步侵蚀企业的利润空间。
  • 冻结电费上调: 电力是企业生产运营的基础成本之一,电费上涨将直接增加企业的负担,特别是在当前艰难时期,更应维持电费稳定。
  • 暂停浮动RON95汽油价格: 燃料价格的波动会影响企业的物流和运输成本,稳定油价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规划和控制支出。
  • 暂停其他增加成本的政策: 林冠英还点名了一些具体的政策,例如电子发票(e-invoicing)、销售与服务税(SST)的扩大以及外籍劳工公积金缴款等,认为这些措施都应暂停实施,以减轻企业的负担。

这些建议直指企业运营的关键成本,体现了对中小企业困境的深刻理解。在外部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政府的政策取向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除了成本控制,林冠英还提出了其他配套措施:

  • 降息: 他认为在通胀得到缓解的情况下,降息是当前的当务之急,可以将经济增长放在首位。 降低借贷成本有助于企业获得融资,缓解资金压力。
  • 推出经济刺激计划: 政府应推出经济刺激计划,为受影响的行业和工人提供支持。 这可能包括提供补贴、援助金等直接支持。
  • 敦促银行提供援助: 林冠英呼吁政府强制银行向陷入困境的借款人提供简易贷款或灵活处理现有贷款。 金融机构的支持对于企业渡过难关至关重要。

本土产业的保护与发展

除了应对外部冲击,林冠英还关注到本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问题。他警告称,本地中小企业正面临失去合同的风险,因为一些外国公司忽视本地采购,仅从其母国采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呼吁为所有投资者设定强制性的50%本地内容规则,以确保马来西亚企业能从新项目中受益。 这项措施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将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多地留在本地,支持本土产业链的发展。

此外,他还对廉价进口商品可能充斥市场表示担忧,认为贸易路线的转移可能导致倾销现象加剧,因此呼吁加强执法以打击倾销行为。 严格的反倾销措施有助于保护本土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损害。

政府的回应与未来的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林冠英提出这些建议的同时,马来西亚政府也意识到了美国关税对中小企业的影响。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一次特别的国会会议上宣布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供10亿令吉的财政担保,以支持当地中小企业应对美国关税的影响。 此外,还包括通过金融发展机构提供的额外5亿令吉软贷款。

政府的回应表明,保护中小企业已成为当前的施政重点之一。然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美国关税的影响仍在持续演变。林冠英的呼吁与政府已宣布的措施共同构成了当前马来西亚应对外部经济挑战的图景。

展望未来,马来西亚需要在保护本土企业和维持开放的贸易政策之间找到平衡。政府需要密切监测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中小企业自身也需要提升竞争力,积极寻求多元化的市场和供应链,增强抗风险能力。

风暴仍在继续,中小企业能否安然穿越这场风雨,不仅取决于政府政策的有效性,也取决于企业自身的韧性。林冠英的疾呼,是这场风暴中一个重要的声音,提醒着人们关注那些在国际大国博弈下,默默承受压力的中小企业群体。他们的未来,关系着马来西亚经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