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吉传召专家证人驳1MDB签名指控

笔迹间的罗生门:专家证人如何挑战1MDB签名争议

在1MDB基金巨额资金流向引发的系列备受瞩目的案件中,文件上的签名真实性问题,如同迷雾一般笼罩着部分关键证据。当法庭审理进入到细节博弈阶段,对签名进行司法鉴定的需求应运而生。引入笔迹和签名专家证人,正成为挑战或确认文件效力的重要策略。

为何签名至关重要?

签名,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它承载着法律效力、身份确认以及对文件内容的认可。特别是在金融交易、合同签订等场景中,签名的真实性是防范欺诈、确保协议有效性的基石。伪造签名是一种欺诈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财务损失、法律纠纷甚至刑事处罚。在金融犯罪和白领犯罪案件中,笔迹鉴定尤为关键,它可以帮助识别伪造的签名、被篡改的财务记录等欺诈证据。通过分析笔迹、纸张、墨水等特征,专家可以判断文件的真实性,追溯文件来源,为案件提供有力支持。

专家证人的角色:抽丝剥茧的“侦探”

在法庭上,笔迹和签名专家证人扮演着“科学侦探”的角色。他们经过专业训练,运用科学方法分析文件,包括手写、签名、打印、复印甚至指纹等特征,以确定文件的真实性。在涉及签名真实性的争议中,专家证人会仔细比对有争议的签名与已知真实签名的样本,分析笔画、结构、书写习惯等细节,从而形成专业意见。这些意见随后通过专家报告的形式提交给法庭,并在庭审中接受询问。

专家证人的证词受法律规管,其专业资格和经验是法庭采纳其意见的重要前提。在马来西亚的法律体系下,笔迹鉴定专家属于根据《1950年证据法》第45条定义的专家,其意见在法庭上具有相关性。专家可以通过双方律师或由法庭直接委任的方式出庭作证。

1MDB案件中的签名争议与专家介入

在Najib涉及1MDB资金的案件中,部分关键文件上的签名真实性成为了控辩双方博弈的焦点。辩方引入笔迹和签名专家证人,旨在挑战控方提供的部分文件的签名是否确由Najib本人签署,以此对相关证据的效力提出质疑。

根据近期庭审的报道,Najib的辩方团队就聘请了一位笔迹和签名专家,对涉及1MDB的七份文件上的签名进行了分析。专家将这些有争议的签名与31份被认为是Najib本人签署的文件(包括支票、政府信函和备忘录等)上的签名进行了比对。然而,由于专家收到的用于鉴定的文件多为复印件而非原件,以及部分复印件的图像质量不佳,专家对其中五份文件签名的真实性给出了“无法确定”的结论。专家指出,要做出最终结论,需要对文件的原件进行进一步检验。对于另外两份文件,专家给出的意见是,一份签名为Najib签署的“可能性很大”,而另一份签名为Najib签署的“可能性不大”。

挑战与反驳:法庭上的交锋

值得注意的是,控方在此前的庭审中曾提出,Najib本人在此前阶段并未对这些签名提出伪造的质疑。控方认为,Najib作为文件的当事人,理应能够辨别签名是否为本人所签,无需引入专家。控方还指出,如果在早期阶段就发现签名被伪造,Najib理应报警。然而,辩方则辩称,相关文件在早期被接纳时,已附带了对其真实性日后可能提出挑战的条件。

专家证人对于复印件的分析结论也引发了法庭上的讨论。专家表示,尽管高质量的复印件可以进行检验,但低质量的复印件会影响对关键笔迹特征的识别,例如笔画连接、线条质量和笔压变化等。专家也承认,在处理复印件时,不能排除签名被“剪贴”的可能性。

签名的意义与案件走向

签名在法律程序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作为身份证明、意愿表达和文件内容的核实。合同上的签名通常表明签署人的身份、同意合同条款的意愿以及受合同约束的意图。如果有争议,证人可以被传唤来确认签名是否由本人签署。伪造签名不仅可能导致财务损失,还可能面临刑事指控。

在1MDB案件中,围绕签名的争议以及专家证人的证词,无疑为案件增加了复杂性。专家证人提供的“无法确定”或“可能性”的结论,可能会影响法庭对相关文件的采纳和权衡。最终,法庭将需要综合考虑所有证据,包括专家证词、其他证人证词以及文件本身的情况,来判断签名的真实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案件作出裁决。这场围绕笔迹的“罗生门”,凸显了在重大金融案件中,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签名,也可能牵动着案件的关键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