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槟城如何用法治与合作保障水未来
水,生命之源,发展之基。对于槟城而言,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不仅是民生议题,更是关乎未来发展的战略要务。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气候变化的挑战,槟城正积极行动,计划通过立法加强原水控制,并与霹雳州就引水项目展开协商,以期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水供应体系。
水之困境:缘何立法迫在眉睫?
槟城目前高度依赖慕达河(Sungai Muda)作为主要原水来源,超过八成的饮用水来自这条发源于吉打州的河流。然而,这种单一依赖性带来显而易见的风险。慕达河是吉打州和槟城州共享的水资源,上游的开发和活动直接影响下游的水质和水量。气候变化导致的异常降雨模式,也让水坝蓄水量面临严峻考验。例如,2020年,慕达水坝的水位曾降至4.4%的危急水平,特鲁克巴巷水坝的有效蓄水量也一度跌至16.0%的历史低点。旱季期间,低降雨量导致水处理厂的原水供应减少,影响了部分地区的水供稳定性。
此外,槟城是全国人均生活用水量最高的州属之一,这与相对较低的水费有关。低水费虽然减轻了居民负担,但也降低了节约用水的动力,同时限制了槟城供水机构(PBAPP)在基础设施升级和新水源开发上的投入能力。 现有水源预计只能满足槟城用水需求至2025年,除非找到新的稳定水源或大幅降低用水量,否则未来几年内可能面临水资源短缺。
槟城目前的水资源管理职责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如负责供水的PBAPP、负责雨水和防洪的灌溉排水局,以及负责污水处理的英达丽水(IWK)等。这种分而治之的管理模式,导致州内的水资源未能得到整合利用。 现有的槟城水资源监管部门(BKSA)在原水管理方面的职能有限,缺乏执法权和检控权。
正是基于这些挑战,槟城政府意识到必须加强对原水资源的管控。制定一部专门的原水管理法律,设立一个拥有执法权力的新机构,成为刻不容缓的举措。
法治基石:新法如何强化原水管理?
槟城首席部长曹观友表示,州政府计划在本月的州立法议会上提呈原水资源管理法案,为新的水管理法奠定基础,旨在加强对州内原水资源的治理和监管控制。
根据提议,新法下将设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该委员会将拥有全面的权力,包括执法、颁发执照和许可证,以及根据既定条件批准与取水活动相关的申请。这个新机构将接管现有水资源监管部门的职责,并被赋予法律授权,以应对违反新法的行为。
这项立法努力,是槟城迈向更可持续、高效和合法化的原水管理体系的关键一步。通过赋予新机构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执行力,槟城将能更有效地监管原水取用,保护水源地,应对污染和其他潜在风险,从而提升水资源安全。
跨州合作:霹雳引水项目的机遇与挑战
除了加强内部管理,寻求外部水源也是槟城解决水资源困境的重要途径。霹雳河原水输送计划(SPRWTS),也就是现在所称的霹雳-槟城水项目,被视为缓解槟城在2030年前原水风险的长期解决方案,并有望满足北部霹雳州和槟城至2050年的原水需求。 该项目最初由PBAPP在2009年的独立总体规划研究中提出,霹雳河因其未被充分利用的原水资源而被认为是最佳选择。 自2011年以来,槟城政府和PBAPP一直在寻求利用霹雳河作为槟城的第二水源。
这个项目得到了联邦政府的支持,据报道已获得约17亿令吉的联邦拨款。 联邦政府通过公开招标为项目物理工程委任顾问,表明了推动项目在2030年前实施的决心。 霹雳州政府已于2023年11月同意向槟城出售处理好的水,这是双方州秘书一致同意的结果。
霹雳-槟城水项目预计将为槟城带来五大益处:获得南部的第二个主要水资源(除了北部的慕达河)、降低旱季期间水危机的风险、确保槟城在2030年后的水供应充足,增加对威省南部经济发展的供水支持,以及在槟城实现更稳定和均匀的配水。 项目第一阶段将覆盖威省,包括高渊和双溪亚齐。 槟城方面也已做好准备,确定了建设水库和管道的地点,以接收来自霹雳州的处理水。
然而,项目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尽管霹雳州政府已同意供水,但目前双方仍在等待霹雳州政府的函件,以便启动项目谈判。谈判内容将涵盖水费、输送水量、条款、特许经营期限等具体细节。 此外,虽然有报告指出霹雳河水质良好,适用于饮用水源,但项目实施过程中仍需持续关注水质问题。
除了霹雳引水项目,槟城也在积极推进其他水供应急计划。PBAPP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约11.85亿令吉,实施包括新建滤水厂、增加处理模块、铺设输水管道等八个项目,以提升水处理能力和输送效率,应对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和气候变化。
节水意识:构建可持续用水社会
除了开源,节流同样重要。槟城是马来西亚唯一公开采取“不配水”政策的州属。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槟城积极推广节约用水的措施。自1999年以来,槟城政府和PBAPP实施了一系列倡议,包括世界水日纪念活动、学校节水项目、鼓励企业实施节水项目的“Aqua Save”计划,以及对每月用水量超过一定额度的家庭征收节水附加费。 槟城也是马来西亚第一个强制要求新开发项目安装节水装置(如流量调节水龙头、双冲水马桶等)的州属,旨在从源头减少用水量。 这些节水装置可以有效减少用水量,从14%到87%不等。
然而,由于现有国内水费较低,一些居民可能更倾向于在电费、油费等方面进行节约,而非水费。 这表明提升公众的节水意识和价值观仍然是重要的挑战。尽管如此,PBAPP通过持续的努力,包括未受干扰的水供服务和较低的水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居民的用水需求。
未来展望:法治与合作并进
槟城对水资源的管理正在步入新的阶段。通过立法加强原水控制,设立具有执法权的新机构,将为槟城自身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和执行保障。同时,积极推动与霹雳州的引水项目,寻求新的稳定水源,是确保槟城长期水安全的关键。
水是共享的资源,跨州合作是解决区域水资源挑战的有效途径。霹雳-槟城水项目不仅能缓解槟城的水压,也能惠及北部霹雳州的发展。 双方能否尽快就项目细节达成一致,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推进速度和效益。
槟城的经验表明,保障水安全需要多管齐下:强化法律法规、建立高效的管理机构、投资基础设施、寻求跨区域合作,以及提升公众的节水意识。只有将这些要素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清洁的水。槟城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而即将提呈的新法和等待绿灯的霹雳项目,正是这场水资源保卫战中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