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抱怨了,卷起袖子加油干!经济部长给吉兰丹的“真心话”
最近,围绕着联邦政府对州属拨款的议题,又在马来西亚政坛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尤其是一些反对党执政的州属,频频声称联邦政府存在“资金偏见”,没有给予足够的资源进行发展。对此,经济部长拉菲兹·拉姆利(Rafizi Ramli)发表了一番直言不讳的言论,他劝告国民联盟(Perikatan Nasional, PN)与其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不如将重心放在创造就业和吸引投资上。这番话不仅点出了问题的核心,更引发了我们对于区域发展和政治博弈的深层思考。
抱怨的“艺术”与发展的现实
反对党声称联邦政府在拨款方面对他们执政的州属,比如吉兰丹,存在歧视,这种说法似乎成了一种政治宣传的有效手段。他们认为,这些州属向联邦政府贡献了税收,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馈,用于自身的发展。这种论调很容易引起当地民众的共鸣,加剧对联邦政府的不满。
然而,拉菲兹部长则提出了一个更具建设性的视角。他认为,仅仅抱怨拨款不足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真正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创造有利于投资的环境和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来实现。联邦政府的税收主要来源于与商业活动相关的所得税和销售税。如果一个州属无法吸引投资、创造就业,其自身的税收潜力就会受到限制,仅靠州政府的收入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发展需求。
吉兰丹的挑战与机遇
吉兰丹作为反对党长期执政的州属,其经济发展一直面临着一些挑战。有分析指出,吉兰丹在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人均GDP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商业界普遍认为,吉兰丹的投资环境不够友好,基础设施也相对薄弱。例如,缺乏便利的海港使得出口企业需要将货物运往较远的巴生港。此外,州政府在推动商业活动方面提供的激励和资金也有限。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吉兰丹并非没有机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解决长期存在的水供问题和改善交通网络,是吸引投资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联邦政府实际上已经为吉兰丹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并且去年的拨款相比前一年有所增加。 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曾表示,联邦政府从未边缘化反对党执政的州属,并强调对吉兰丹的拨款在去年增加了30%至7.62亿令吉。 这笔拨款涵盖了各种类型的补助,包括用于道路维护、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福利相关的拨款。
此外,联邦政府也批准了针对吉兰丹的扶贫计划拨款。 在基础设施方面,联邦政府也决定加快吉兰丹的防洪工程,以解决该州长期面临的水患问题。 这些事实表明,联邦政府并非完全忽视吉兰丹的发展需求,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支持。
从“受害者心态”到“发展思维”
拉菲兹部长的观点,实际上是在呼吁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从被动的“受害者心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发展思维”。与其将精力放在指责和抱怨上,不如集中力量改善州内的营商环境,推出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本地和国际投资,从而创造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
一个投资友好的环境需要健全的基础设施、高效的行政服务、稳定可靠的公共事业供应(例如水供),以及一支具备技能的劳动力队伍。州政府可以通过提升这些方面的能力,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例如,吉兰丹州政府最近提交了一项关于在马泰边境安装生物识别闭路电视系统的提案,旨在打击跨境犯罪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边境地区的安全,对商业和人员流动都有积极影响。
当然,吸引投资和创造就业并非易事,需要长期的规划和不懈的努力。这包括制定清晰的经济发展战略,简化投资审批流程,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以及积极推广州的投资潜力。这需要州政府展现出专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合作共赢:联邦与州属的角色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解决吉兰丹等州属面临的长期问题,如水供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联邦和州政府搁置政治分歧,共同努力。 联邦政府可以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州政府则需要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并创造一个有利于项目实施和经济发展的环境。
同时,州政府也应该积极探索自身的收入来源,例如发展旅游业、农业或其他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以增强自身的财政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并减少对联邦拨款的过度依赖。
结语:发展的力量在于行动
拉菲兹部长对国民联盟的这番话,不仅仅是对一个特定州属的回应,更是对所有州属,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领导的州属,提出的一个重要提醒:发展的力量不在于抱怨,而在于行动。当州政府将重心放在改善民生、创造就业和吸引投资上时,才能真正为当地人民带来福祉。联邦政府也应继续秉持公平原则,在资源分配上考虑各州属的实际需求,并在必要时提供支持,共同推动国家的均衡发展。只有当联邦和州属携手合作,共同朝着经济繁荣和人民幸福的目标迈进时,才能画出最美的马来西亚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