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锋: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崛起
全网都在等梁文锋,这句话背后蕴含着对中国科技创新突破的期盼。梁文锋,作为幻方量化和深度求索(DeepSeek)的创始人,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行动,引领中国人工智能走向新的高度。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量化投资人,更是一位技术理想主义者,他的故事充满了创新、挑战和对未来的深刻思考。
早期探索与量化投资之路
梁文锋的求学之路始于广东湛江,他于1985年出生于此。2002年,他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并在2010年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在浙大期间,梁文锋就开始探索人工智能在全自动量化交易中的应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他与同学组建团队,积累市场行情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并尝试使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量化交易。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创立幻方量化奠定了基础。
2015年,梁文锋创立幻方量化,这是一家专注于量化投资的基金公司。凭借其在人工智能和量化交易方面的深厚积累,幻方量化迅速发展,资产管理规模一度突破千亿人民币。梁文锋及其团队依靠数学与人工智能进行量化投资,致力于成为世界顶级的量化对冲基金。
进军通用人工智能领域
在量化投资取得成功后,梁文锋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挑战性的通用人工智能(AGI)领域。2023年7月,在幻方量化的资金和团队支持下,梁文锋创建了专业的大模型公司DeepSeek,正式进军通用人工智能领域。
梁文锋对通用人工智能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语言大模型是通往AGI的必经之路,并且初步具备了AGI的特征。因此,DeepSeek从语言大模型入手,致力于打造真正的人工智能。
DeepSeek的崛起与技术创新
DeepSeek的成立,标志着梁文锋的创业之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带领DeepSeek团队,专注于大模型的研发和技术创新。DeepSeek在模型架构上进行了全方位创新,提出了新的MLA架构,降低了显存占用,并独创了DeepSeekMoESparse结构,极大降低了计算量。
2024年5月,DeepSeek发布了DeepSeek V2开源模型,以极低的推理成本引发了行业关注,并被称为“AI界拼多多”。DeepSeek V2的API定价仅为GPT-4 Turbo的百分之一,这使得更多人能够低成本地使用大模型。DeepSeek V2的发布,迅速引发了一场大模型价格战,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大厂纷纷宣布大模型产品降价。
2025年初,DeepSeek发布了V3版本开源模型,再次引起轰动。DeepSeek V3的训练成本仅为Llama 3.1 405B模型的11分之一,但效果却超越了后者。在多项测评上,DeepSeek V3达到了开源SOTA,超越了Llama 3.1 405B,甚至能与GPT-4o、Claude 3.5 Sonnet等顶级模型相媲美。
技术理想与创新精神
梁文锋的技术理想和创新精神,是DeepSeek成功的关键。他坚信,中国需要有人站到技术的前沿,参与到全球创新的浪潮中。他批评“大部分中国公司习惯follow,而不是创新”,认为“中国AI和美国真实的gap是原创和模仿的差距”。
梁文锋非常重视技术的原创度。他认为,过去三十多年IT浪潮里,中国基本没有参与到真正的技术创新里。他希望随着经济发展,中国能够逐步成为贡献者,而不是一直搭便车。
梁文锋的创新精神还体现在他对商业模式的思考上。他认为,基础研究是投入回报比很低的,但他仍然坚定地选择做基础研究,因为他相信这是通往AGI的必经之路。他希望更多人,哪怕一个小App都可以低成本地用上大模型,而不是让技术只掌握在一部分人和公司手中,形成垄断。
展望未来:中国的AI之路
梁文锋和DeepSeek的崛起,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以其技术理想和创新精神,引领中国人工智能走向自主创新之路。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技术创新,才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真正的突破。
全网都在等梁文锋,等待的是中国人工智能的崛起,等待的是中国科技创新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梁文锋和DeepSeek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创业者的故事,更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梦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