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精英的困境:绿卡拒签背后的警示
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美国却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风险。OpenAI核心研究员凯·陈(Kai Chen)因绿卡申请被拒,不得不离开美国,引发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个案,更反映出美国移民政策对AI人才的潜在威胁。
GPT-4.5幕后功臣:凯·陈的贡献与无奈
凯·陈是一位加拿大籍的AI研究员,已在美国工作生活12年。她在OpenAI的旗舰AI模型GPT-4.5的开发中扮演了关键角色。OpenAI高级研究科学家诺姆·布朗(Noam Brown)称她是合作过的最优秀的AI研究员之一,另一位OpenAI员工迪伦·亨恩(Dylan Hunn)也强调了她在GPT-4.5开发中的重要性。
尽管如此,凯·陈的绿卡申请仍然被拒,迫使她离开美国。目前,她计划在加拿大温哥华远程工作,等待问题解决。这一事件引发了对美国移民政策的质疑,许多人担心美国正在失去其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
移民政策的系统性问题:人才流失的隐忧
凯·陈的遭遇并非孤例。过去几个月,有1700多名国际学生,特别是AI领域的研究人员,面临签证身份挑战。移民局对签证申请的审查越来越严格,理由包括交通违章甚至涉嫌支持巴勒斯坦。科技人才签证(如H-1B签证)也变得越来越难批准,导致拒签率上升。
绿卡申请也面临收紧,有传言称难民和庇护身份的绿卡申请可能直接被拒,部分申请人甚至面临拘留和驱逐。OpenAI的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该公司就为80多个岗位申请了H-1B签证,自2022年以来累计赞助100多个工作签证。这些岗位对美国AI产业至关重要。
美国AI的基石:移民人才的贡献
美国AI产业的成功离不开移民人才的贡献。《福布斯》2019年“AI 50”榜单显示,66%的AI创业公司由移民创始人领导。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2023年的数据显示,美国AI相关全日制研究生中,70%是国际学生。Transformer的发明人Vaswani、OpenAI创始人之一Zaremba等都是在美留学或移民的背景。
然而,《自然》杂志的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美国科学家都在考虑出国。这意味着,如果美国继续收紧移民政策,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才流失,从而削弱其在AI领域的竞争力。
政策的反思与前瞻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曾公开呼吁改革移民政策,使高技能人才更容易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他认为,吸引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才是“天赐的礼物”,不应错过。
凯·陈的遭遇以及其他类似案例,再次敲响了警钟。美国需要反思其移民政策,认识到移民人才对AI产业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政策,才能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确保美国在AI领域的持续领先。如果美国继续用这样的方式“管理”移民,可能会影响全球AI创新版图,甚至导致关键研发人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