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Apple Watch在过去十年取得了显著成功,但仍有一些最初的愿景和目标尚未完全实现。在Apple Watch十周年之际,我们回顾一下那些尚未“合上”的“环”,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无法完全独立于iPhone
最初,苹果希望Apple Watch能够像iPhone一样,成为一个独立的计算平台。但十年过去了,Apple Watch仍然无法完全脱离iPhone运行。许多核心功能,如应用程序的完整体验,仍然依赖于与iPhone的连接。虽然Apple Watch可以独立完成一些任务,如运动追踪和健康监测,但在应用程序的丰富性和功能性方面,它仍然只是iPhone的“配件”。
watchOS应用生态未达预期
苹果曾希望Apple Watch能够复制iPhone在应用生态系统方面的成功。然而,尽管Apple Watch App Store已经推出多年,但并未出现像iPhone那样真正“爆款”的应用。大多数watchOS应用程序只是手机版的延伸,功能有限,无法与iPhone应用程序相提并论。用户在Apple Watch上主要还是使用苹果官方的应用和功能。
交互方式的创新未能普及
苹果一直擅长于交互方式的创新,从Mac的鼠标到iPhone的多点触控,每一次新产品的推出都伴随着交互方式的革新。在Apple Watch上,苹果也尝试了“数字表冠”和Force Touch按压触控等创新交互方式。然而,这些创新并未取得显著成功,未能像iPhone的多点触控那样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
Siri在Apple Watch上的作用有限
语音交互是智能手表的重要组成部分,Siri理应在Apple Watch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无论是早期的语音助手浪潮,还是当下的大模型AI风口,Apple Watch都没有展现出其在语音交互上的优势。即使在Apple Intelligence已经公布的当下,也没有任何关于Apple Watch将搭载AI功能的消息。
健康功能的监管和技术挑战
健康与安全是推动智能手表销售的关键因素。Apple Watch也因其健康监测功能而广受好评。然而,健康技术的进展却相对缓慢。苹果一直在积极研发新的健康监测功能,如高血压检测、睡眠呼吸暂停监测,以及被视为健康科技领域“圣杯”的非侵入性血糖监测技术。但这些功能在推向市场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监管审批和测试,以确保功能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这涉及到确保产品符合FDA等监管机构的安全和效能标准,同时保证技术的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这一过程无疑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时间成本,因为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无法成为“必需品”
尽管Apple Watch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累计销量超过3亿只,但它仍然没有像iPhone那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Apple Watch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配件存在,其核心功能主要集中在运动和健康监测方面。虽然这些功能对部分用户来说非常重要,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们并不是非用不可。
结论:传感器之路与未来展望
回顾Apple Watch的十年,它的成功更多的是作为“传感器”的成功。从最初的运动、心率监测,到后来的血氧、睡眠监测,苹果将运动和健康打造成了Apple Watch最重要的核心功能。
展望未来,Apple Watch可能会继续深耕健康领域,推出更多创新的健康监测功能。但要真正“合上”那些未完成的“环”,Apple Watch还需要在独立性、应用生态、交互方式和AI应用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只有这样,它才能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款“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