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风云:智能驾驶争锋、SUV市场激战、雷军缺席

根据现有信息,2025上海车展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变局:

智驾宣传“急刹车”:安全成为关键词

  • 监管趋严: 工信部等部门收紧了对智能驾驶的宣传口径,明确要求企业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要明确功能边界和安全措施。
  • 用词变化: 曾经流行的“L2.9”、“准L3”等说法消失,企业统一宣称产品仅具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
  • 安全至上: “安全”成为车企宣传智驾功能时的关键词。
  • 原因: 过去车企为了在销量竞赛中胜出,过度宣传智驾能力,导致消费者对智能驾驶产生不切实际的误解,引发安全问题。
  • 企业行动: 有厂商连夜修改传播物料,避免过度宣传智驾功能。
  • 专家观点: 行业专家认为,监管部门出台指导意见是好事,有助于行业更加专注于技术本身和安全。

SUV车型“混战”:混动与纯电的焦点

  • SUV成主角: SUV车型成为本届车展的绝对主角,占比超过一半。
  • 混动与纯电SUV竞争激烈: 混动和纯电两条赛道都充满了竞争。
  • 市场策略: 混动车型强调“大而全”,纯电车型则在“智”上下功夫。
  • 细分市场: 极氪9X定位超高端豪华,领克900定位高端家庭,矩阵式产品布局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雷军缺席:流量退潮,回归产品

  • 雷军缺席原因: 小米官方回应称雷军因时间冲突未能到场。
  • 小米展台依旧火爆: 小米汽车首次参展上海车展,展台依旧人气爆棚。
  • 营销活动: 小米在车展上免费赠送限量款棒球帽,引发关注。
  • 流量退潮: 与往年车展相比,本届车展的流量热度有所冷却,观众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产品本身。
  • 原因分析: 随着智能辅助驾驶宣传受到监管,车企高管更加注意用词规范,避免夸大宣传。
  • 企业思考: 车企需要思考如何在流量退潮后,通过产品本身来破局。
  • 专家指出: 在高管带来的流量逐渐冷却,以及“智能辅助驾驶”的宣传被敲响警钟后,车企需要思考接下来如何破局。

其他值得关注的信息

  • 自主品牌崛起: 自主品牌在上海车展上表现抢眼,与合资品牌展开正面竞争。
  • 外资品牌转型: 外资车企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推出新能源产品。
  • 零部件企业转型: 零部件企业开始直接面向消费者进行宣传。
  • 车企大佬“朋友圈”: 车企高管的互动背后,可能隐藏着供应链话语权的暗流涌动。
  • 新车发布: 众多车企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全新SUV车型,包括极氪9X、乐道L90、猛士M817等。
  • 销量目标: 极氪科技集团提出了2025年销量目标71万辆,其中极氪挑战32万辆,领克挑战39万辆。
  • 智能驾驶安全倡议: 华为联合中汽中心以及多家车企共同发布“安全智能驾驶倡议”,强调实事求是地宣传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 小米SU7交付: 小米SU7累计交付已超过2万辆,并持续交付中。
  • 车展规模: 2025上海车展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企业参展,车辆约1300辆,新能源车占比超过七成。
  • 红旗首款硬派越野豪华SUV亮相。
  • 腾势N9科技旗舰SUV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