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M移除中国文学史:争议与思考
引言
近日,马来西亚教育部宣布将在2026年实施的STPM新课纲中移除中国文学史[1]。这一决定引发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马来西亚维护华教联合会(维华联)呼吁教育部听取多方意见,谨慎处理这一问题[4]。那么,移除中国文学史的决定背后有什么原因?这对学生和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
正文
#
移除中国文学史的原因
教育部的决定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专注于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思辨能力,而将文学史留待大学阶段教授[1]。此外,中国文学史在STPM中文科试卷中占比高达50%,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3]。马来西亚中文促进会认为,这一部分是加剧中文科考生减少的因素之一[3]。
#
对学生的影响
移除中国文学史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背景和脉络缺乏全面理解[1]。维华联指出,中国文学史是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它承载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4]。通过学习文学史,学生可以提升语言能力、审美水平和批判思维[4]。
#
社会影响与争议
这一决定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支持者认为,新课纲的修改更符合学期制及时代的需求,有助于激发更多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2][3]。反对者则担心,这将导致学生的文化根基更加薄弱[1]。维华联呼吁教育部尊重文化多样性,确保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够公平地学习母语教育[4]。
结尾
#
结论与展望
移除中国文学史的决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角度考虑。虽然这一决定可能会减轻学生的负担,但也可能导致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够全面。教育部应该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确保政策符合教育原理与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社会的需求[4]。通过有效地融入文学史元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让教学更加生动有内涵[1]。
—
资料来源:
– [chidaoluntan.blogspot.com](https://chidaoluntan.blogspot.com/2025/03/stpm.html)
– [orientaldaily.com.my](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nation/2025/03/03/716411)
– [chinapress.com.my](https://www.chinapress.com.my/20250303/%E5%A4%A7%E9%A9%AC%E4%B8%AD%E6%96%87%E4%BF%83%E8%BF%9B%E4%BC%9A%EF%BC%9Astpm%E5%8D%8E%E6%96%87%E7%A7%91%E6%96%B0%E8%AF%BE%E7%BA%B2-%E5%88%A9%E4%B8%8E%E5%BC%8A-%E8%A7%81%E4%BB%81%E8%A7%81%E6%99%BA/)
– [sinchew.com.my](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50306/nation/6353637)
相关资讯来源: